逢敌亮剑、迎难冲锋,血战之功锻造鹰之魄
“急警报连着大使命,小座舱连着大担当,单批次系着大战略。”对于外场的这3句标语,一代代雄鹰人有着切身感受。
1953年3月,美空军突然从多个机场同时起飞一百多架混合编队大机群,企图轰炸鸭绿江大桥和拉古哨水电站等重要目标。该旅前身部队空49团团长宋阁修奉命率领全团起飞迎战,同5倍于己的敌机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空中格斗,当场击落3架,圆满完成了保卫鸭绿江大桥的使命。
图为飞行员登上战机
同样,令全旅官兵记忆深刻的是,2013年11月23日,东海防空识别区划设当天,该旅就奉命起飞。在担负繁重训练任务的同时,他们每天都有数架飞机24小时担负战备值班任务,几乎每天都要战斗起飞,执行前出查证、侦察监视、驱离外逼等任务。
“先辈的血战之功锻造雄鹰胆魄。作为‘海空雄鹰’传人,我们肩膀上始终有一种责任、一种激情。”那年国庆假期,浙东某机场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突然,警铃大作。上级通报:一架不明国籍的侦察机闯入我东海防空识别区,企图对我实施情报侦察。
铃声就是命令!飞行员瞿连广、姚平双机紧急战斗起飞拦截。狡猾的外机时而贴着云底飞行,时而大幅度减速,企图摆脱我机跟踪和拦截。瞿连广、姚平毫不畏惧,驾机紧紧咬住目标。外机见讨不到便宜,只好悻悻而去。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通过有效应对,他们坚决回击对手,同时控制好了空中态势,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走进外场会议室,数十张由该旅战机拍摄取证的清晰图片张贴在墙上,记录着他们捍卫领空、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与担当。
“战斗起飞与训练飞行最大的区别在哪儿?“”你面对的不是假想敌,而是真实的对手。战斗随时可能在下一秒打响!”在频繁战斗起飞任务中,他们把每一次战斗起飞都当作一次熟悉对手的机会,练指挥、练胆量、练技术。
采访中,笔者在该旅外场战斗值班室看到,高温酷暑,担负战斗值班的飞行员李小龙始终穿着抗荷服和救生背心,腰挂伞刀和手枪。他介绍,头盔伴枕、枕戈待旦,早已是他们的生活常态。大多数飞行员一年之中有一半以上时间是在战斗值班室里度过的。时间一长,很多人对铃声异常敏感,就连疗养或休假时,一听到铃声,都下意识立即翻身起床。
图为战机整齐列阵
“和平年代,人们总是感觉战争离自己很遥远,而对于我们来说,警钟却有可能在下一秒响起。”谈起铃声,该旅政委彭志坚说,作为一线值班部队,时刻准备战斗已经成为我们的条件反射,这里的每一名官兵,都有“祖国需要我,一飞敢争先”的思想和能力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