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培养进入快车道
黑区,着舰飞行训练时模拟航母甲板的着陆区,是飞行学员从陆基飞向舰基的最后一步,也是关键一步。
中午十二点,结束了两个架次的飞行,教官艾群顾不上吃饭,便去了“黑区”指挥模拟着舰。
出发前,他在休息室喝了两口温水,服下几个粒药片,过度劳累让他感到脾胃有点不适。
指挥系统就设在离“黑区”四五米远的地方,艾群拿起话筒与飞行学员保持地空通话。
“修正下高度,注意航向,保持姿态……”话音刚落,飞机呼啸而来,降落在艾群身边,轮胎触地瞬间发出“砰”的一声。
2016年8月13日,也是伴着“砰”的一声响,艾群在辽宁舰上着舰成功。
站在悬梯上拍照留念的时候,艾群从怀里掏出一枚小小的手电筒,那是“人民英雄”、牺牲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张超的遗物。
艾群和张超住在一个宿舍。张超牺牲后,他的妻子张亚来收拾遗物。艾群征得张亚同意后,留下了这枚手电筒当作纪念。
“我知道他特别想上舰,他飞得那么好。所以我把他的小手电筒带来了,就当我们兄弟一起上来了。”
艾群珍藏着张超留下来的小手电筒
张超牺牲400天后,袁伟驾驶歼-15战机遭遇鸟群迎面撞击,左侧发动机瞬间失火。
飞机接近满油,还挂载着四枚导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
艾群驾驶僚机,冒着危险全程伴飞,监控袁伟飞机状态,向塔台不断报告,他心里默念着:“千万不要在我眼前消失,千万不要在我眼前消失……”
袁伟在大家的指挥、配合下,凭着精湛技术和超人胆气,依靠单发驾驶着火的歼-15战机安全着陆。时隔两天,袁伟又驾机翱翔蓝天。
从曹先建摔伤到张超牺牲,再到袁伟遭遇战机撞鸟起火,这群“飞鲨”勇士这些年经历了很多生死,但并没有吓退他们。
“说白了,舰载战斗机发展那么多年了,发达国家飞得呼呼的,全世界各种转。现在我们中国现在也搞起来了,要相信科学,相信我们有这个能力飞好。”
为了筑牢学员飞好的能力,平日里一向幽默的艾群,到了训练场上不惜当起了“黑脸教官”。
“有时候他们飞得不好,忍不住就劈头盖脸说一顿。说完又觉得批得有点狠了。为了缓和下气氛,就找找话题唠唠嗑。哎,今天天气挺好的,云彩也怪好看的。”
学员张睿一说,有时候一个学员想要放弃飞行,其实并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丧失信心。舰载机飞行千变万化,每当他们快要失去信心的时候,是教官给了他们鼓励。
“有时候我们飞得不好,觉得教官应该骂我。但他们没有,相反还会安慰我们,说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还有很多可以教你们的,别灰心。帮我们熬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这些在飞行铁律面前,不留任何情面的教官,也有着幽默和温暖的一面。
在傍晚的模拟上舰演练中,记者也捕捉到了这样一幕:十月中旬,这座滨海小城已经很冷,艾群和学员们都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
即将上舰的徐璨和战友扮成降落到辽宁舰上的“飞机”,在大风中一遍遍走位。
细心的艾群提醒徐璨戴上羽绒服上的帽子:“大冷天,别冻感冒了。‘大船’出去一次不容易,万一赶不上,下次考核又要等很久。”
学员有两次飞行教官最为牵挂:第一次是放歼-15单飞,第二次就是在航母上着舰。
王勇还记得送第一批学员上舰时的情形:“当最后一个飞行员挂索以后,我们和戴司令在一起都不由自主地鼓掌拥抱。学员飞得好比我自己飞得好还开心,以前没有体会,现在当教官了,这种感触非常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