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训练中,教官与学员同乘训练
相比院校里飞行学员的稚气未脱,舰载机飞行学员眉目间多了几分沉着。他们有的是从空军或海军部队选拔过来,飞行时间已经超过一千个小时;也有刚毕业不久的学员,飞行时间不足两三百个小时。
孙宝嵩说,从作战部队挑选过来的改装学员,飞行经验丰富,执行过大项任务,一旦获得上舰资质认证以后,到了部队可以直接担负作战值班。
但是队伍建设不可能一直走抽调的道路,孙宝嵩和教官们希望能为作战部队培养出更多、更年轻、服役时间更长的新生代飞行员。
“刚毕业的学员,他是一张白纸,从他学飞行的第一天起就是奔着舰载机这个路子去培养,用心培养,这张白纸可以绘得很漂亮。”
但无论是改装学员还是新生代学员,“绘”起来都不轻松。
第一个架次飞行下来,孙宝嵩脸色凝重,杨传银跟在后面默不作声,上了回塔台的大巴车。
“计划多、时间少,一有空隙就赶紧讲评。”艾群从下飞机到坐上大巴车,一路上都在给学员邓文应纠正动作。
到了空勤讲评室,四名学员的飞行数据已全部呈现在大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曲线记录着学员们在空中每一个操作动作的幅度。教官们拿起飞行质量评估表,开始逐条打分讲评。
为了保证考评的公平公正,训练团有一套健全的评分体系,既包括电脑数据分析客观考核,也包括着教官的主观评分。
杨传银站在孙宝嵩面前,把手放在后背,像等待老师批改作业的学生。孙宝嵩在量化标准上打分,杨传银最后得分2.5分,离上舰资格差0.25分。
满分5分,学员平均成绩只要达到2.75分就能上舰,这个标准是不是太低了?
教官王勇说:“其实不是,5分的标准是完美,我们只会在你第一次着舰和最后一次着舰的时候打5分,其他时间几乎是不可能。4分也是凤毛麟角,3分就是优秀,2.5分是良好。”
“辽宁舰”甲板跑道只有200多米,不到陆上跑道的1/15。飞行员驾驶歼-15战机,以每小时200多公里的速度,扑向在空中鸟瞰只有一枚邮票大小的航母甲板,并一气呵成在36米的区域内完成挂索,这无异于空中“穿针引线”,对飞行员的操作精度、稳定程度和飞机的最终落点都有极高要求。
学员张睿一最害怕的教官是王勇:“他特别严格,比如着舰点允许误差是一米的话,到了团长这儿标准就变成了0.1米。”
有统计显示,舰载战斗机飞行员风险系数是航天员的5倍、普通飞行员的20倍。西方某大国刚发展航母时,平均每两天摔一架飞机,总共损失了1000多名飞行员。
“我们着舰的航母上,右边是大大的舰岛,左边可能还有飞机、工作站的人员,而着舰的跑道宽度很有限,偏差不允许超过2米,超过了可能就会导致很严重的事故。”
王勇说,严格的背后是为战友的生命负责、为部队的战斗力负责:“我们必须把最优秀的飞行员送上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