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之际,如何过好新年,过好节日,是每个人心中的重要话题。
2019元旦、春节将至,又到了考验干部作风的关键节点。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强化责任担当,既要带头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又要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带动广大党员干部清廉过节,并从以下四方面对节日期间干部的作风提出要求:
紧盯节日期间公款吃喝、收送礼品礼金、大办婚丧喜庆、滥发津贴补贴奖金等易发多发和隐形变异问题,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和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力度。对节日期间“四风”问题线索,一律严查快办,决不姑息;对工作失责失察的,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紧盯节日期间落实扶贫惠民政策、帮扶救助、维护社会稳定、安全生产责任等工作,集中整治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规范委托基层代办事项和各类督查检查考核、评比达标事项等,大幅度减少会议、台账、报表、材料等,能利用现有数据材料的就不要基层反复提供,同类事项可以合并的要合并进行,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让基层把更多时间用到抓工作落实上来。
严肃干部人事纪律,严禁借机构改革之机突击进人、突击提拔和调整交流干部,严禁借节日之机说情打招呼、跑官要官、拉票贿选,确保节日期间风清气正。
这些“隐形四风”问题成监督重点
本次通知特别强调了紧盯节日期间公款吃喝、收送礼品礼金、大办婚丧喜庆、滥发津贴补贴奖金等方面易发多发和隐形变异问题。
紧盯关键节点,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抓作风建设的重要经验。经过五年多整治,“四风”蔓延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但树倒根存。种种“四风”变种如不及时识破、遏制,极易蔓延滋长。“隐形四风”的花样有多少?细数近年来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可以梳理出一些“隐形四风”的典型表现:
——巧立名目套取资金用于吃喝送礼。食材采购费、误餐费、下乡补贴、出书补助……一大波令人眼花缭乱的名义背后,是少数单位巧立名目,移花接木套取资金行吃喝送礼之实。
——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安排的宴请旅游。从公开通报的案例显示,明目张胆公款旅游的少了,却出现了“不吃公款吃老板”“不吃本级吃下级”等变种,违规接受甚至主动授意管理服务对象安排宴请旅游。
——违规吃喝转入“一桌餐”场所。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公款吃喝得到有力遏制,但在查处的问题中也发现违规吃喝转入内部食堂、培训中心等隐蔽场所,或者接受私营企业在高档小区内安排的“一桌餐”。
——变“公车私用”为“私车公养”。节日期间,不少单位封存了公车,有些人便把歪主意从“车”转移到了“卡”上,通过使用公务加油卡为个人车辆加油或用公款报销个人车辆加油费、保险费、保养费等。
——违规收送礼戴上“面纱”。节日是人们走亲访友的重要时间节点,一些党员干部打起了“人情”招牌,出现以赞助费、慰问费等名义违规收送高档礼品酒水的新变种。
——收礼搭上“高科技”。微信红包、电子预付卡等新型支付方式,动动手指就能完成,隐蔽性强,成为不少违纪人员的“收礼神器”。
——化整为零操办婚庆喜宴。节日期间是举办婚庆喜宴的高峰期,为躲避检查,少数党员干部想出了化整为零、分批办酒、异地操办或只收礼金不办酒席的“妙招”。
这些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被点名
除“四风”等问题,本次通知特别点名了扶贫惠民政策、帮扶救助、维护社会稳定、安全生产责任等领域可能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据了解,中纪委此前曾曝光过十种扶贫领域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表现:
一是在贯彻落实方面,有的领导干部对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表态多调门高,但行动少落实差,虚多实少,仅仅满足于“轮流圈阅”“层层转发”“安排部署”,个别领导干部说一套做一套,我行我素。
二是在调查研究方面,有的单位搞形式、走过场,像打造旅游线路一样打造“经典调研线路”,无论什么调研主题,去的是同一条路线、访的是同一批对象、听的是同一套说辞,搞“大伙演、领导看”的走秀式调研。
三是在服务群众方面,有的单位表面上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门好进、脸好看”,但还是“事难办”,将过去的“管卡压”变成了现在的“推绕拖”;有的政务服务热线电话长期无人接听;有的政府网站更新的内容主要是领导活动,政务公开、便民服务等栏目几乎成为僵尸栏目。
四是在项目建设方面,一些地方热衷于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而不考虑客观实际,“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奖状一屋子,工作还是老样子”。
五是在召开会议方面,一些地方无论什么会议都要层层重复开,一个接一个,检查评比走马灯,导致干部疲于应付,没有时间抓落实。
六是在改进文风方面,有的地方写文件、制文件机械照搬照抄,出台制度规定“依葫芦画瓢”,内容不是来自调查研究,而是源自抄袭拼凑。
七是在责任担当方面,有的领导干部“只求不出事,宁愿不做事”,凡事都要上级拍板,避免自己担责,甚至层层往上报、层层不表态。
八是在工作实效方面,有的地方对工作不重实效重包装,把精力都放在“材料美化”上,一项工作刚开始就急于总结成绩、宣传典型,搞“材料出政绩”。
九是在履行职责方面,有的部门热衷于与下属单位签订“责任状”,将责任下移,试图让下级的“责任状”成为自己的“免责单”。
十是在对待问题方面,有的党员干部对身边不良风气和违规问题态度漠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知情不报、听之任之,甚至在组织向其了解情况时仍不说真话。
党员领导干部该如何过节?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
对于党员干部个人而言,与“四风”做斗争,其实就是在与人性的弱点战斗,没有节制的欲望,导致人们会在大吃大喝、灯红酒绿、骄奢淫逸中放纵自我、迷失方向。作风的转变,取决于观念的改变,没有思想认识上的提高,就不会有行动上的自觉。
那么,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该如何安排好自己的假期时间?来看看习近平总书记怎么说:
同群众聚一聚,见见面
2012年12月7日至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表示,到边远地方去,同群众聚一聚,见见面,聊聊天,有什么不好?有些地方待上一天也可以,把情况摸透了,心中更有数。搞得深一些,比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走好几个点效果要好。关键是不要弄虚作假。
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对领导干部来说,除了工作需要以外,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省下点时间,多读点书,多思考点问题,油腻的食物少吃一点对身体还有好处。
多学习充电、消化政策
2014年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要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多学习充电、消化政策,自觉远离那些庸俗的东西。
整天喝得醉醺醺的,舒服吗?
2014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表示,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广大党员、干部从文山会海和接待应酬中解脱出来,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明显转变,大多数干部觉得解脱了、身心舒畅,家庭也有亲切感了。整天喝得醉醺醺的,舒服吗?
节假日自觉坚守岗位
2015年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我在地方工作时,逢年过节都得值班,生怕出了什么事。很多地方和部门的负责同志一到节假日就不见了,到外地去休假了。跑到那么远的地方怎么放得下心?一旦有个什么事怎么办?当领导干部就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节假日尤其要自觉坚守岗位。没有说不让休息,但关键是如何休息、在哪儿休息,有没有考虑到自己肩负的职责。大部分领导干部在这个问题上做得是好的,节假日都能自觉坚守岗位。这不也是一种规矩吗?
注重家风建设
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表示,我们着眼于以优良党风带动民风社风,发挥优秀党员、干部、道德模范的作用,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弘扬真善美、抑制假恶丑,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不能忘了人间真情
2017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万家团圆、共享天伦,走亲访友、共祝美好,贯穿其中的就是浓浓的亲情、友情、爱情、同志之情。当今社会快速变化,人们为工作废寝忘食,为生计奔走四方,但不能忘了人间真情,不要在遥远的距离中割断了真情,不要在日常的忙碌中遗忘了真情,不要在日夜的拼搏中忽略了真情。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等 组稿人: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