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探索“物联网+工地”管理模式——
工地吹来“智慧”新风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陈华
工地上人员复杂怎么有序管理?施工现场扬尘超标怎么办?质量安全问题处理不到位怎么办?这些建筑工地上司空见惯的老大难问题,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里已不再是难事。
利用“物联网+工地”的智慧工地管理模式,合肥经开区不仅解决了自身“人少事多”的工作效率问题,更重要的是有效规避了建筑市场上的诸多乱象,充分解决了项目施工现场实时监控难、工期质量不可控、人员安全无保障、相关信息不透明、环境污染难防范等常见的工程施工问题。
“没有录入,鸟都飞不进去”
6月26日早晨,合肥经开区海恒习友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工地上,建筑工人们正排队“刷脸”进入工地。与此同时,在合肥经开区重点局的监管平台上,施工单位人数、在场工人数和在场人员总数这三项数据也在不停地变化。
“每天进场多少人,出场多少人,哪些人做了多长时间工作,这一切全都清清楚楚。”经开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技术处副处长林晖在接受采访时告诉《工人日报》记者。
即便是工地上进出的临时人员,同样要求先录入相关信息再准许进入。“我们的愿望是,没有录入,鸟都飞不进去。”
对于在工地上推行这套人脸识别系统的缘由,林晖解释道,这既是出于安全考虑,也是为了避免农民工欠薪等问题。此前,不少工地上也施行过实名制考勤,不过由于管理上难以到位,“代打卡”现象十分普遍,再加上建筑工人流动性大,实名制考勤成了摆设。
伴随着建筑行业的创新变革,互联网技术下的劳务管理创新与发展,也在引领新的用工用人及酬劳分配体系。合肥经开区智慧工地技术支持企业“安立德新”负责人杜扬明介绍,物联网分级总控平台通过人脸识别云考勤系统,将人脸识别、班组与工种管理、工资结算等用工环节全闭环综合管理起来,构建了工程进度和签到记录的双向实时信息平台。
“我们希望这套系统能从根本上解决用工荒、找工难、工程款工资拖欠、缺乏信用等顽疾,有效地将项目风险最小化,农民工利益最大化,真正实现物联网引领下的智慧工地新潮流。”杜扬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