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服务实现模式问题
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政务服务共享问题受两服务点之间不同的耦合程度影响。对于松耦合需求,两服务点的协同要求一般均采用数据交换共享实现,在一体化平台概念下就是由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建立逻辑集中、物理分布式的数据仓库,任意一个各地区各部门平台都可以存取到全国的数据,这也是当前大多数“跨”式政务服务所需要的解决方案。
对于紧耦合的需求,就要求两点间进行业务功能交互,即双方软件要相互通话,任何一方的软件在接到对方的请求后,要进行本地的查询、分析、处理后再回复对方。对于较复杂的问题,还可能要进行多次交互。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有了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对重要的全局性行政权力事项,可以发挥顶层服务点的优势,从顶层提供面向“全国”的政务服务,也就没有“跨”的概念了。
由于政务服务涉及面广,尤其是为人民群众的公共服务几乎无所不包,需要共享的数据库、文件库太多,不仅是主数据,还有大量有关的交易数据或过程数据,都会产生共享交换的强烈需求。因此为了国家级共享数据库的数量不至失控,可改为通过双方软件对话实现互联互通,具体的方案设计要进行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平衡后决定。
五、统一身份认证、统一印章及数字签名问题
《指导意见》提出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电子印章,为各地区各部门平台及移动端提供所需的用户身份认证,及政务印章制发管理服务。
用户到一体化平台上网时,必须进行身份识别。估计一般会使用“口令字”方案,即让每个用户在系统中预留自己的“姓名+口令字”并且不告诉别人,这样凡是能知道这个口令字的就只能是其本人。“统一身份认证”表示全系统使用同一个口令字数据库,无论一个人从哪个入口登录,都会立即被验核他是否是自称的那个人。一体化平台中每个人登录后退出前将始终随行绑定经系统验核的个人姓名信息,不需要在进行多项功能操作时反复登录,称为“单点登录”和“一次认证,全网通办”。
对于一些涉及企业或群众较重大经济利益、人身安全、法律责任的应用,口令字的方法简单易用但容易被攻破,显得安全的强度不够。对此还要采用“数字签名”,这是一种既可对所签内容负责,防篡改、防抵赖,又可用于身份认证的方法。具体做法是让用户在自己专用的智能芯片中安全存放一对公钥和私钥,公钥可告知系统或他人,私钥只有自己知道。进行身份认证时,用户芯片和系统协同进行复杂的加密解密运算,如计算结果正确,则证明该用户确是自称的某个人。由于其中的加密解密算法难度很大,芯片和私钥又只有用户自己掌握,数字签名的安全强度高于口令字。
用户身份认证后就可以对用户进行经事先审定的操作授权,不同的身份给予不同等级的权限。系统精确地控制每个具体应用功能可以被哪些用户使用。在用户是法人的情况下,系统还要进一步区分具体登录操作的人能代表整个单位,还是只拥有局限的操作权力。因此身份认证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进行操作授权控制,使每个登录者能且仅能进行经事先批准的操作。
在某些情况下系统也需要证实自己的名称身份,以显示所给出的证照、批复或结论的法律效力。一体化平台在系统内部将采用数字签名或双向认证方法,对显示、打印的场合则加盖电子印章。平台将建设权威、规范、可信的国家统一电子印章系统,制定相应印章使用管理制度。
六、统一电子证照问题
《指导意见》指出要建成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的电子证照共享服务系统,制定国家电子证照业务技术规范,支持电子证照跨地区跨部门共享,实现全国范围内证照的互信互认。
一体化平台要统一电子证照,即要在全平台统一建立各种证照和批文的底帐数据库。其中所有的证照数据由颁发者或管理者直接用作证照的制作,因此能保证发放的证照与底帐保持完全一致,供证照验核方查询使用。政务服务中常见的问题就是需要对用户提供的证照数据信息真伪及有效性进行确认,并对持有者进行身份认证。在手工方式管理时,为防范假冒伪造的纸质证照,往往采用激光标签、特种印油、及各种高精度、高难度防伪印刷技巧。但是各种防伪措施只能增加了造假成本和难度,更好的办法是采用底帐管理,彻底消除作案造假机会。
同时,通过建立证照库,不仅提供政务服务各环节防范假证照的手段,降低发证、验证成本和难度,而且更重要的是避免企业和群众为验核证照真伪而不得不多次来回奔忙,因此这一措施直接涉及各级政务服务平台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的实际效果。
除了要验核证照自身真假外,还要验核持证人的身份真伪,即要证实实际申办人符合证照中指定的领受人。平时常形容这种要求是要证明“我妈是我妈”,造成申办人很大麻烦和多方奔忙。在一体化平台提供跨地区、跨部门服务支持下,加之利用互联网开展远程视频等证伪技术,已有不少有效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