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表明:河西走廊地区是小麦进入中国的一条重要通道
新华社兰州8月17日电(记者连振祥)一项最新的考古表明,河西走廊地区不仅仅是对外交流和贸易的通道,也是小麦进入中国的一条重要通道。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发布了河西走廊西城驿遗址考古发掘信息。在历时8年多的发掘中,出土了一些碳化小麦和大麦。“西城驿遗址小麦出现的年代在距今4000年前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陈国科博士说。
西城驿遗址是一处以从事旱作农业为主,兼有饲养、并进行着冶金等手工业生产的史前聚落址,地处河西走廊中部黑河边上的张掖市境内,范围为35万平方米,距今约4100年至3500年。
考古表明,在西亚驯化的麦类作物在距今4000年前就已经传入河西走廊。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介绍,西城驿遗址的农业是以粟、黍为主的旱作农业。西城驿一期时(距今约4100年至4000年)种植以粟黍为主,二期时(距今约4000年至3700年)种植有粟、黍、小麦、大麦,三期时(距今3700至3500年前后)麦类成为粟、黍之外的另一种重要作物。
陈国科说,西城驿遗址小麦出现的年代在距今4000年前后,而在同处黑河流域且与西城驿遗址性质相同的、位于河西走廊西部的金塔缸缸洼、火石梁等遗址,在这一时期也先后出现了小麦,这表明河西走廊地区是小麦进入中国的一条重要通道。
作为三大主粮之一,小麦进入中国历史悠久。一些考古资料显示,产于西亚的麦类作物,小麦在公元前5000年后从西亚开始向东,进入古代印度与古代中国。公元前2000年以来,小麦的年代和空间序列由西向东,在青藏高原以北,从哈萨克斯坦东部出发,经天山南北、河西走廊、陇东而进入黄土高原西部,在河西走廊发现的碳化小麦,可以看到小麦东进的路径。
陈国科说,就整个甘青地区来看,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农业发展经历了由粟、黍旱作农业到粟、黍、麦农业多样化的过程,中西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