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有打造“撬动”地球的支点
不断创新“德清模式”,形成了以“产”为主导、“学、研”为基础,突出“用”字当头、“介”来服务、“金”为动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介用”紧密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体系
2012年,由中测新图测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专题地图出版,成为当时的热点事件。
“我们的无人机从温州起飞,掠海飞行3个小时到达钓鱼岛,绕岛飞行2个多小时完成测绘,再用3个小时返航。”作为亲历者,廖明颇为自豪地回忆,“那架值飞的无人机,满载9升95号汽油,就可以连续飞行30个小时。”
2012年,受北京总部委派,廖明和其他3位同事来到德清,负责创办浙江中测新图地理信息技术公司。短短数年时间,员工数量从4人增加至160人,营业额达到5000万元,是小镇里的明星企业。
2018年1月19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着“德清一号”卫星的火箭冲天而起。至此,德清成为全国第一个拥有“专属”卫星的县。在535公里的轨道高度,“德清一号”能分辨德清街道上一辆小轿车和一辆SUV的区别。
“德清一号”由民营航天新势力之一的长光公司研制。前不久,从媒体得知疑似MH370残骸出现在柬埔寨密林深处后,这家公司第一时间调用了10颗卫星参与搜寻。虽然直到最后一颗卫星“返航”仍未发现飞机踪迹,但他们通过社交媒体发布的那句“等你,不管用什么方式!”依然让人倍感暖心。
两年前,看中德清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前景,长光公司也选择加入并成为小镇一员。
“发射卫星并非单纯为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造势,而是实实在在地服务产业发展。”莫干山高新区地理信息产业局局长章伟忠说,从“德清一号”获取的数据,先期会免费提供给小镇企业使用。
目前,已有近200家高科技企业入驻小镇,除了中测新图和长光卫星,还包括从事高空遥感航拍的浙江国遥、研发无人船的南方测绘、国内四大北斗芯片厂商之一的中科微电子等。德清地理信息产业已形成从芯片研发、装备制造到数据生产信息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作为德清撬动“地球”的支点,地理信息产业却是“无中生有”。
2010年,国家布局地理信息产业“一主十副”园区,浙江争取到了一个名额。当时,陈建国是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局长,如今他把办公室搬进了小镇,身份也变成了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秘书处副秘书长。
据他回忆,当时除了德清,还有很多地方在争这个机会。经过一番考察,他发现各有长短,“比如杭州城西,位置和公共配套都很适合,但地价是德清的2.5倍,对发展初期的地理信息企业来说,成本比较高。”
章伟忠至今仍自信地认为,省局最终选择德清,印证了那句“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早在2009年,德清就已经开始规划面积近5平方公里的科技新城,按照“做产业、做城市、做科技”的要求,邀请国际知名的罗兰·贝格公司进行战略咨询,并由新加坡CPG集团负责详规设计。
既有现成的园区规划,又有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2011年5月24日,德清县和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签订协议,合作共建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
2015年,产业园发展迎来新的契机。这一年,浙江省委省政府要在全省培育一批特色产业小镇,德清地理信息小镇成功入围省首批37个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为德清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装上了新的引擎。
2017年,小镇实现税收4.63亿元,财政收入连续4年增长。
章伟忠还坦言,其实一开始做科技新城规划时,只有大方向,具体产业并不清晰。这时恰巧对接上了地理信息产业,双方最终走到了一起。
“这可不是盲目上项目,而是德清一直就有产学研结合寻求高端产业转移的传统。”他笑着指着地理信息小镇的规划图说,“要不我们这个人工湖怎么取名叫‘凤栖湖’呢?”
40年前,德清一家陷入发展困境的乡镇砖瓦厂,悄悄选派员工到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学习,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也派出“周末厂长”赴砖瓦厂指导。
到了年底,砖瓦厂新建的单晶炉“长”出了第一根铌酸锂晶体。1983年,双方再次突破体制障碍,组建浙江德清县电子器材厂这个“科研生产联合体”,开创了产学研合作的“德清模式”。当时,这件事被公认为我国科技体制的重大改革。
尝到了甜头的德清,发扬改革精神,不断创新“德清模式”,形成了以“产”为主导、“学、研”为基础,突出“用”字当头、“介”来服务、“金”为动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介用”紧密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体系,为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成果提供了成功经验。
截至目前,这个县拥有的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家,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高达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