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公务员处于中高等焦虑状态
傅小兰还提到,国民的心理健康越来越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其中重点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值得关注。同时,国民心理健康不是一个简单的平均数,而是在不同人群中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科技工作者、公务员、儿童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等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
此次报告聚焦我国公务员群体的心理状况,其中提到该群体整体上心理健康水平良好,但仍有5%的人焦虑水平比较高,5.5%的人抑郁水平比较高,10.2%的人压力水平比较高;处于中高等焦虑、抑郁和压力水平的比例分别达到35.2%、33.2%和52.2%。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国家公务员心理健康应用研究中心主任祝卓宏称,课题组通过调查分析中国公务员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探讨了重要的心理变量——心理灵活性在压力源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并得出上述结果。
报告还提到,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和不同群体的公务员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女性公务员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男性;未婚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差于已婚群体;受教育程度低的群体心理健康水平也较低;普通公务员低于金融系统公职人员。
从年龄上看,26~40岁年龄段的公务员感受到的压力最大,其工作满意度水平最低。而随着年纪增长,公务员的生活满意度水平则会随之提升。
祝卓宏说,在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日渐深入、社会转型不断加快、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当下,公务员面临挑战不断增多,承受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他同时提到,研究发现心理灵活性在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这表明可以通过心理灵活性的训练来提升公务员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