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让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华表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有利于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符合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的趋势,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选择。”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杨献文对此深有感触。“新药研发过程复杂而艰难。从化合物、活性化合物、先导化合物、候选药物,到最终通过临床试验形成市场上的药物,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让新药‘夭折’。如果没有企业的参与,单纯依靠高校或科研院所进行新药研发,会导致投入不足,也无法保证企业与科研机构的有效对接,从而降低科技成果转化率。”
杨献文的团队正在对两万多株海洋微生物进行研究,通过和厦门恩成制药有限公司的紧密合作,针对肝癌等5种肿瘤,从深海微生物中寻找发现抗肿瘤的先导化合物。
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通过合作,实现了“多赢”。更多有益于国计民生的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成功转化,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产学研各类主体之间有机的联系、协助和互动,能够更加有效地优化创新资源的配置,提升创新体系的整体效益。”王建华说。
但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相比,我国的技术与产业结合仍不紧密,当前迫切需要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扶持创新各个环节,释放产学研各个主体更多的创新活力。
重庆市科协主席潘复生认为,首先要进一步破除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的阻碍因素。例如,创新链条中起到“中介”作用的平台还不够多。“从院校到企业,不是随便‘搭个桥’就完事了,而是要实现深度融合。有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并不能直接拿给企业使用,需要专业的技术加工平台(又称中试平台)来磨合技术、共担风险。”他建议加快国家技术加工平台建设,让成果转化更加顺畅。同时,还要健全专业化、市场化技术服务和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改善技术成果评价、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和产权保护执法的环境等,营造良好的产学研创新生态。
潘复生还建议,要继续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将科技成果转化更加深入地纳入考核体系中。只有从“指挥棒”上入手,才能真正调动科研人员投身企业的积极性,科研人员才能在产学研合作中得到实惠。
同时,国家层面需进一步落实产学研相关政策并完善配套细则。专家认为,产学研在专利定价、成本分摊、成果分配、产权保护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模糊地带”,应进一步明确政策配套细则,让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依法依规地协同创新。
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严惩学术不端行为
今年两会上,有关科学伦理、学风作风的讨论也引发热议。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科技本身就是双刃剑。同时,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需要科研人员有强烈的责任感、科学精神、道德操守和科研伦理,还要遵守法律法规等方方面面的要求。他表示,科技部已经出台了一些规定,今后还要进一步研究出台相关制度规范进行引导和约束,让科技人员更加理性、尊重规律、敬畏法律。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惩戒学术不端,力戒浮躁之风。专家表示,诚实守信是从事科研活动的准则和基础,学术不端行为不仅背离科学精神,而且危害科研生态,如果对此不及时有效遏制,将引发科研浮躁风气,滋生投机行为,影响科技事业长远发展。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科研诚信建设,相关部门和科学界分别设立了有针对性的规定和学术道德规范,遏制科研学术不端行为。去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专家表示,这一意见的出台体现了我国对科研不端行为“零容忍”的态度。如对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行为实行终身追究;对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责任者,实行“一票否决”。
“我们要充分尊重与信任科研人员,这种信任和责任是一致的,信任越大,责任也越大。”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肖尤丹告诉记者,当前亟待健全科研诚信体系建设,严惩学术不端行为,科研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研究院所和科研人员都要履职尽责,共同建设良好的学风、作风。
专家建议,科研人员所在单位应切实履行主体职责。在国家层面,应建立完善调查学术不端行为的规章制度。(本报记者 冯 华 吴月辉 喻思南 刘诗瑶 谷业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