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评论

建立师范生公费教育制度意义重大

2018-08-11 01:12:44 北京青年报

  实施公费师范生政策,有利于为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学输入优秀的青年教师,但是要留住这些优秀教师,还要靠提高教师职业的吸引力,通过提高教师职业的待遇、地位增强教师群体的荣誉感。这也是全面提高我国教师素质的关键所在。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等部门制定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简称《办法》)。《办法》对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全面规定,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调整为“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一些地方根据当地实际已经初步建立了师范生公费教育制度,《办法》将地方制度探索正式纳入国家制度体系并逐步健全。(相关报道见03版)

  今年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完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履约任教服务期调整为6年”。这次教育部等部门出台的《办法》,是对《意见》的具体落实。从“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到“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 从“免”费到“公”费,国家加大了对师范教育的投入保障力度,有利于增强师范生就读师范、毕业后当老师的自豪感,看似只有一字之变,却意义重大,寓意深远。

  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从2007年实施以来,截至2017年,已累计招收免费师范生10.1万人,在校就读3.1万人,毕业履约7万人,其中90%到中西部省份中小学任教。但是,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以及免费师范生等各方面人士多次提出建议,呼吁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进行改革,以充分发挥这一国家政策的示范引领作用。这次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升级为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也是对各界呼吁和舆论关切作出的积极回应。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以来,不少人把读“免费师范生”视为贫困学生和农村学生升学的捷径,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和城市家庭学生选择读“免费师范生”,甚至会遭遇别人异样的眼光。其实,“免费”原本不是针对贫困学生,而是指按照免费师范生政策招生的学生享受免缴学费、住宿费等待遇。将免费理解为“帮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一政策对优秀学生的吸引力,而部分学生选择读“免费师范生”,主要是看重通过这一政策途径被重点大学录取,而非出于对教师职业的热爱。这些都给免费师范生的培养和毕业就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调整后的“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优惠政策进一步增加和强化。在我国已经针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学生推出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之后,“免费师范生”政策就更有调整的必要了。调整为“公费师范生”政策后,这项政策将着力于在招生录取、人才培养、就业履约、履约管理、条件保障等环节加以完善,以吸引更多优秀学生报考,推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这项政策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更注重全过程关注公费师范生的招生、培养、毕业就业和职业发展。新政策将公费师范生履约任教服务年限从10年调整为6年,这一变化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就是要通过加强教师职业建设,吸引公费师范生留在教师队伍,而不是靠服务年限约束公费师范生。实施公费师范生政策,有利于从加强人才培养的角度,为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学输入优秀的青年教师,但是要留住这些优秀教师,还要靠提高教师职业的吸引力,通过提高教师职业的待遇、地位增强教师群体的荣誉感。

  这也是全面提高我国教师素质,尤其是加强乡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只有一边提高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一边采取特殊扶持政策振兴师范教育,加强优秀师范生培养,才能形成人才培养与教育事业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新时代我国教育的新目标,要实现这一教育发展目标,必须系统升级我国教师培养、使用、管理、评价的思维和模式。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调整为“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主要针对的是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我国地方师范院校的免费师范生政策也应随之升级调整。期待这种调整,给我国师范教育带来新的变化和气象,注入新的更大的动力。

  本报特约评论员

编辑:王川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习近平访问中东非洲五国并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次会晤

  • 专题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专题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 专题

    晋江经验

  • 专题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