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池环境能否有效繁育出江豚?
据农业部消息,最新一次生态科学考察,估算长江江豚数量约为1012头。虽然江豚种群数量大幅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但其极度濒危的状况没有改变、依然严峻。
农业部先后在长江干流及鄱阳湖、洞庭湖建立了8处长江江豚就地自然保护区,在长江故道建立了4处保护区,在人工环境中建立了3个繁育保护群体。目前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群体数量已超过100头,每年有10头左右的幼豚出生。
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于道平表示,即使是中科院水生所对长江江豚有近二十年的研究基础,也有在水池中多次成功繁殖江豚的先例,但不少繁育的幼豚在几个月后就死亡,仅有一头存活至成年。因此,改用水族馆来繁育长江江豚,仍是水池环境,仍然存在风险。
长期研究江豚的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王克雄表示,在人工环境下,比如人工投喂等方式繁育江豚,不属于自然迁地保护,但可能属于大的“迁地保护”概念。
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王克雄认为,与“送豚”到水族馆进行繁育相比,打击非法渔业活动、控制航运(对江豚栖息区域船只航行速度和路线进行一定的限制)和加强一线巡护工作,同样急迫。
“如果能从目前繁育保护效果较好的自然迁地保护区中野化放归一定的个体到长江中某些环境恢复得较好的自然水域,以快速补充局部野生种群,也不失为一种新的保护尝试。”王克雄补充道。
王克雄表示,中科院水生所已成功繁育了两头长江江豚:2005年,繁育存活了一头;2018年繁育了一头,存活的可能性比较大。该所养殖一小群长江江豚是为了科学研究,不是为了放归补充其野外种群。
“靠这种补充,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出效果。”他说。
此前,有评论称,长江已养不活江豚。王克雄表示,从数据来看,整个长江的江豚种群在上世纪90年代,2700多头;2006年,1800头;2012年,1045头;2017年,1012头。下降的速度在放缓。应该说,长江的大环境在改善。
他说,只要长江里保证足够的饵料(鱼),栖息地环境比较稳定、安静,空间比较大一点,江豚野外种群恢复的希望还是比较大的。
“只要目前长江大保护的力度持续下去,长江江豚肯定不会像白鱀豚一样消失。上世纪70年代末期,我们关注白鱀豚时,它只剩了400头,而且正处于航运和渔业大开发的时候。”王克雄说。
对于公众在科普等方面的需求,王克雄表示,视频、照片等多媒体资料以及媒体传播,都是让公众更多了解珍稀物种的渠道。不是所有珍稀的物种,公众都要近距离去接触。“如果有条件接触,当然好,但这受制于该物种的种群数量、濒危状况。保护肯定是核心,保证其野外种群数量是保护的关键。”
7月27日,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百场宣讲进工地”四川地区首场活动在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科学园区项目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