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路长
毕啸天把自己这种思维方式归结为清华精神。本科时教物理化学课的老师强调,清华精神就是把一个复杂难解的问题转化为若干个能解决的简单问题。
1992年生于甘肃的毕啸天,父母从事化工相关的工作,他从小耳濡目染,着迷于这些不以人为转移的客观世界,它奥妙,但又是可以被理解的。
毕啸天的铅笔盒,从小学六年级用到现在。 澎湃新闻记者 张维 图
2010年毕啸天考上清华大学后顺理成章地选择了化工专业。他热爱本专业,本科毕业后,又以第一名的成绩直升博士。
读理工科让毕啸天养成了思考的习惯,遇到问题就想办法解决。比如吃饺子,为什么人们都要在水开之后再倒冷水进去?为什么往水里撒点盐,饺子皮就不会粘?毕啸天会本能地琢磨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
毕啸天本科时考试总拿第一。“我们班同学心里他是‘学神’。”他的大学同班同学王世恒说。但到了读博阶段,毕啸天发现不一样了。
博士研究生不用考试,而是需要发现新问题,解决它,再完成论文。“但发现新的东西特别特别难。你能想到的点,上网一搜,别人都做完了,很痛苦。”毕啸天说。
读博之前,毕啸天不知道生活会变成这样:做实验、看文献、写论文;三点一线——宿舍、实验室、食堂。
读博是一个可以无限投入时间和精力的事,而且投入不一定会有成果。实验室的六个博士都很焦虑,他们每天早上八点半去实验室,晚上十一二点离开。
博士要念五年,毕啸天的年级有32个博士生。毕啸天认为,适合读博的人很少,博士里选择做科研的人也很少。“做科研要靠天分,坦率来讲喜欢的人并不多。”
一个比毕啸天高一届的师兄在博士二年级时发了6篇文章,但也有人学了7年一篇文章都没有发表。
毕啸天读博的研究方向是膜技术,即利用膜进行物质分离。比如污水从膜上面流过去,就能收到干净的水,可以用于海水淡化,废水处理。这是他认真啃了200多篇文献才找到的。以前他根本不知道怎么在膜领域寻找新的研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