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认为安全标识不足
在采访中,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景区作为管理者,在保证游客安全方面也并非毫无责任。比如,对景区内的设备按时检查、定期维护,尽可能为游客提供更为安全的游玩环境;在意外发生时,及时处理,让游客能够尽快得到救治;在危险地带设立警告提示标识,促使游客远离威胁等。
上述这些,所有景区都做到了吗?
以旅游安全标识系统为例,曾对一些景区的旅游安全标识进行调研的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研究人员张岳军,在对100名游客进行调查问卷后发现,65.26%的游客将旅游景区安全事故归咎于自我防范意识不强,46.32%的游客认为发生旅游安全事故是因为景区安全标识设置不到位。
“从这些数据可以明显看出,除了游客自身安全意识不强造成安全事故外,景区安全标识设置不到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也反映了景区安全保护工作的缺失。如果景区在适当的地段尤其是危险地段没有设置安全标识,极易造成安全事故。”张岳军说,调查显示,93.69%的游客认为,所去的景区危险地段都有设置安全防护标识和设施,但这其中有34.74%的游客认为虽然有设置,但是设置的很少,“因此游客会认为景区发生事故很大原因是景区安全标识设置不到位。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景区在危险地段设置的标识数量不足,或者未能够有效引起游客的注意,景区工作人员要在相应地段尤其是危险地段,加强旅游安全标识的设置,首先要保证的是标识数量,其次要注意标识的醒目度,能够充分引起游客的注意,从而减少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在被调查的游客中,只有4.21%的游客对景区设置的安全标识牌完全不理会,大多数游客还是会遵守标识的相关内容,而且约有46.31%的游客每次都会遵守”。
旅游安全标识亟待完善
从事十余年旅游行业工作的杨鹏对记者说,近年来虽然景区经营管理者逐渐认识到旅游安全标识的作用,但在实际建设中,旅游安全标识仍被视为一种补丁工程,出现了旅游安全标识数量不足、信息含量少、形式化程度高,甚至出现标识错位、景实不符等现象,尤其是在景区的陡坡、明沟、水域以及没有护栏的区域内,旅游安全标识的数量相对较少。
此外,杨鹏发现,由于景区管理人员维护力度不够,导致已破旧的安全标识设施不能得到及时维修和更换。对于一些旅游安全标识出现倾斜、断裂、腐烂等问题没有及时关注解决,标识内容和图案模糊不清,不仅影响了周边环境,还容易造成安全盲点,引发安全事故。
“尽管在景区主要的风险点和危险区域附近都设有安全标识和安全防护栏,但仍有一些潜在风险区域被忽略,或者一些人为的隐患区域被开辟未被发现。景区内部旅游安全标识设置要明显,在危险地段必须要设置旅游安全标识。”杨鹏建议说,希望尽快研究出台旅游安全标识专项标准,并且要与国标相结合,做到旅游安全标识的标准化、系统化。
“希望尝试建立景区安全标识评价体系,为旅游安全标识系统的检测评估提供数据支持。同时,景区应定期对景区的安全标识进行检查,及时更新,排除存在隐患,使旅游安全标识发挥应有的作用,切实保证游客人身财产安全。”张岳军说。
制图/李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