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开矿造成岩壁裸露的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三福村附近山体(5月24日无人机拍摄)。
河北中核岩土工程公司的众多施工人员在位于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三福村的梅岭生态修复治理区已经工作了几个月。他们的任务是让这片因开矿造成的裸露岩壁重新披上绿装。
河北镇梅岭治理区面积约6公顷,因为盛产石灰石,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每年20至40万吨的开采量让这座本来郁郁葱葱的青山变得千疮百孔,远远望去,裸露的岩壁就像一个个巨大的伤疤。
矿产资源丰富的房山区,以前矿山众多。历史上,由于开采水平较低以及矿产资源开发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普遍存在重开发、轻治理,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的现象,遗留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据北京市规划国土委房山分局工作人员王吉鹏介绍,为保护生态环境,房山区关闭了辖区的大部分矿山,并加大了对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的力度。
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中,难度最大的是裸露岩壁的治理工作。为了探索解决裸露岩壁治理的最佳方案,2017年,北京市规划国土委房山分局对房山区河北镇梅岭进行试点治理。试点治理采用植被混凝土绿化工艺,工人把特定的水泥、营养土和绿植种子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植被混凝土,经过加压喷播到岩壁上。覆盖岩壁之后,利用滴灌、喷灌设施进行浇水,让混泥土中的绿植种子破土而出,形成绿色植被,从而达到保留水土、减少扬尘、改善空气质量的目的。
王吉鹏认为,梅岭治理区试点项目将为当地绿化治理、生态修复废弃矿山等起到示范作用,也将为周边地区的环境修复治理工程提供经验。假以时日,这些矿山的伤疤必然会逐步愈合,裸露的岩壁将重新披满绿意。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