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在河津市清涧一村卫生室,卫杰(左)在为村民输液。
山西省河津市清涧一村人口超过1700人,由于医疗资源匮乏,村民经常要到邻村甚至更远的地方看病。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的卫杰,在外地工作多年,打听到村里原来的医生到了退休的年纪,再加上父母的劝说,他于2011年接手村里的卫生室,成为家乡的一名村医。
刚到村里的时候,卫杰和妻子郑晓萍住在父母家里,夜里经常有村民前来就诊。2015年,村里建起了新的卫生室。为了行医方便,在征得村委会的同意后,卫杰夫妇搬到卫生室居住。这间100多平米的小屋,既是清涧一村的卫生室,也成了卫杰夫妇的“新家”。
“一年里,除了大年三十和初一,这里从不关门。”卫杰说,“即便关门的那两天,村民一打电话还是要过去。”
毕业于卫校的妻子郑晓萍,是卫杰的最佳拍档。打针、输液、抓药、做账、整理数据、报表……虽然忙碌,但让卫杰感到欣慰的是,清涧一村的村民基本不用到外面看病了。
几年里,卫杰和妻子掌握了清涧一村每一户村民的健康情况,并为他们建立了健康档案。每两个月,郑晓萍还会为村民做一次健康讲座。“医生是服务行业,要千方百计地对病人好一点。”卫杰说。
新华社记者杨晨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