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新疆去是一种人生选择
“在我处于逆境的状态下,能跟维吾尔族等各族人民在一起,是我的福气。我常常想,在那样一个并不快乐的年代,我却在新疆过上了当时可能的最快乐的生活,我要说,新疆各族人民对我恩重如山,我永远热爱新疆,永远关心新疆。”5月6日在京举办的纪录片《我到新疆去》首映式暨同名图书发布会上,84岁的原文化部部长、著名作家王蒙又一次被勾起了半个世纪前在新疆的美好回忆。他是《我到新疆去》中24位和新疆有着不解之缘的主人公之一,1963年到1978年,他在新疆收获了“一段相当美好的生活”。
3年多前,讲述普通新疆人在内地打拼的人生故事的《我从新疆来》,图书和纪录片双管齐下,引发广泛关注。作为该书作者和纪录片的总导演,80后维吾尔族摄影师库尔班江·赛买提希望大家通过这些故事去了解真实的新疆和新疆人。这次,在第二季里,他要讲述的,则是24个憧憬、热爱新疆的内地人和外国人在新疆奋斗和生活的温情故事。
“新疆没有外地人,留在新疆的人都把新疆当作家”
“现在我每年都去。到了新疆的感觉,跟到别处的感觉不一样,能够见到几个维吾尔族朋友,说说维吾尔语,我觉得很过瘾。”在纪录片《我到新疆去》里,王蒙身穿民族服装,用民族语言跟老乡们谈笑着,俨然一位快乐慈祥的维吾尔族大叔。
王蒙和新疆感情深厚,因为“这片土地给我带来的那种愉悦和不同的体验,这个地方可以说是在我生命里用力刻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1963年,王蒙举家到了新疆,随后开始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下属巴彦岱镇巴彦岱公社二大队生活工作,学习维吾尔语,和当地的少数民族乡亲同吃、同住、同劳动,直到1978年调回北京。新疆的生活成了他人生旅程中一笔宝贵财富,也成就了他日后创作的小说《你好,新疆》和《这边风景》。王蒙一直把新疆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他总是说:“没有新疆的这16年,也不会有后来的作家王蒙。”
《我到新疆去》里,73岁的老人谢胜利第一次去新疆的故事,给库尔班江带来了很大的触动。生活在深圳的谢胜利是新疆手鼓王阿不力孜·哈合其唯一的汉族学生,师父告诉他,如果想让手鼓打得更好,一定要去新疆感受一下,可直到1997年师父去世,这个愿望也没能实现。随着年纪渐长,这份遗憾与日俱增。
“这位老人终于在去年去了新疆,开始就像游客四处游览、享受美食,有一天他提出要去乌鲁木齐的南山。我还记得,那天早上4点多就出发,到达南山,太阳还没升起,地平线已一片红光。他一直打着手鼓,太阳升起之际,他突然停下来对着太阳喊:‘师父,我来看你了。’”库尔班江说,简单一句,似乎是在跟师父的灵魂对话,内心压抑了几十年的情感都表达出来了,当时在场的摄制人员都湿了眼眶。
虽然通过影视作品,从小就对新疆的地貌、美丽的风景、美味的饮食等充满向往,但在援疆之前,土生土长的上海80后彭晓春从来没有踏上过这片土地。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的彭晓春是名骨科医生,作为第九批上海援疆干部,在新疆的一年半,他用自己的执着努力,为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带出了一支技术过硬的专业医疗团队。热爱跑步的他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让病人能像我一样纵情奔跑。”
25年前,徐东良从东北来到新疆吐鲁番,机缘巧合,从小喜欢画画的他当起了壁画的“保护神”。“虽然美术上少了一个画家,但是文物圈里多了一个修复师,这也挺好,所以现在我挺满足。”徐东良说,他把壁画当成了一生的研究,每天都会感觉特别充实。
以24位典型人物的真实经历和心境为内容,从灵感、拓荒、相逢、探索、挑战、机遇、回家和山水等多个主题展开,《我到新疆去》将镜头对准了新中国不同时期奔赴新疆的人们,他们中有翻译、援疆医生、篮球教练、旅游咨询顾问,有企业家、教师、发型师、治沙专家、极限运动员,甚至有来自海外的巴基斯坦留学生、韩国发型师、德国餐厅老板等。他们因不同的缘由来到新疆,但都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共同见证了新疆的美丽与神奇、多元与包容。
“对他们来说,到新疆去是一种人生选择。”库尔班江说,在《我到新疆去》里,每个人去新疆的目的不一样,有些是迫不得已的工作原因,有些带着梦想,有些是为了爱情,还有人是迷茫中莫名其妙留下来,但是“新疆没有外地人,留在新疆的人都把新疆当作家,把爱留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