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吴小攀
十年写一部小说
羊城晚报:在您这部《美国庞氏家族的奇幻人生》小说中,有没有您的家族的影子?您的写作动机是要追溯自己族裔史或家族史吗?
利兰·卓:这是我第一次在中国大陆出版作品,也是我第一部在美国出版的长篇小说,主要用黑色幽默的笔法反映华裔家庭如何与“美国精神”不合拍。它是荒诞不经的喜剧故事,揭示的是严酷的历史与现实。与许多现实主义的小说一样,它确实取材于我的真实生活,如我在大学时代在哥本哈根实习过很久,所以小说一部分的情节设定在丹麦。但整部作品是虚构的,并非我的“个人自传”。小说中有关中国的那一部分是我用心地研究过历史资料后动笔的,带着我个人对父辈历史的反思。写它我用了整整十年:2005年开始构思,2010年完成初稿,2015年出版,恰恰在唐纳德·特朗普竞选的这一年;小说中投机钻营的市长恰好是个房地产商,说真的,我从来没有想到我的小说碰巧与现实这么接近,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羊城晚报:您是怎么走上写作的道路?
利兰·卓:我年少的时候就喜欢文学,这让我祖父又惊又喜。那天他正在厨房里忙着,我说我将来要当个作家,他很高兴。当时我上高中,参加了一个记者团,为一份报纸写稿。我后来成了“体育栏目”的编辑。纯粹是为了免费拿球票,我迷恋体育。当然,我非常遗憾自己不大会说,也不能用中文写作。
羊城晚报:您写作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利兰·卓:我写作的主要目的是为读者展示生活本身是如何地妙趣横生,但同时,我还想让他们笑中带泪,笑后反思,或者顿悟。这部小说中,我用批判的探照灯让读者看到美国社会的黑暗面,如何的荒诞,主要想要开掘出来这种黑暗与荒诞的内在原因。
关注族裔文化强调世界性
羊城晚报:您对自己父祖辈的祖国及文化传统有兴趣吗?
利兰·卓:说实在话,我对自己的家族越来越感兴趣,特别是近年来祖父年迈后。我不会说太多中文,但我用翻译软件把祖父写的家族史、回忆录都反复地读了,祖辈的沧桑史、伤心事,他们建功立业的历程,也都了解得差不多了。非常庆幸的是,祖父谢世之前读了我这部小说的中译本,替我写了序言,以祖父和华文老作家的双重身份对我的作品做了点评,对我的创作做了指导。广州与旧金山真的太不一样,广州的人口近乎纽约的一倍;旧金山人口还不到百万,这样一比,旧金山也许算不上是座大城市,顶多算是一个镇子,尽管是个富裕的镇子。
羊城晚报:在当下,全球化背景的写作与族裔文化背景的写作,哪个更重要?您更认同哪一种?
利兰·卓:目前,在美国,许多场合下是强调作家的族裔身份、文化背景的,故少数族裔均有被“排斥在外”的趋势,华裔作家的“写作自觉”自然会朝族裔经验那里转移。但我写作的初衷是强调世界性、全球化的。我幸运是一个“走遍世界”的人,住在美国的“都市”里,感触最多的是全体世界居民,各族人民都切身体味的比如“财富不公就像气候不恒”等,而不单单是华人怎样怎样。
羊城晚报:您与主流的80后美国人在生活方式、思想价值上有何异同?
利兰·卓:我是在90年代末走向成年的。我看到现在的美国年轻人,有很大一部分开始怀恋上世纪90年代,认为那时候的美国比现在好。我的年龄段的美国作家与现在的年轻写作者视角不同。这些年轻人不读纸张印刷的书,也不用笔写作,都是在手机平台上操作的。但在纽约城,我住的周围,许多年轻人还是读书的。总体上说,这是一个“趋同”较多的时代。世界许多地方的青年人的期冀与努力方向都较为一致:不是盼望有机会一展风采,就是很在乎自己的存在感,这对全世界的年轻人都很重要,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