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产业

小小香包凝聚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2019-01-25 19:10:41 新华网

  新华社兰州1月25日电 题:小小香包凝聚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新华社记者多蕾、李笑

  新春将至,在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的一间香包制作工作室内,几名当地妇女正穿针引线赶制香包,希望在新年里将香包和它们所承载的美好祝愿带给更多人。

  庆阳素来有制作和佩戴香包的传统,这一凝聚着女性对亲人祝福的小物件,现在已经成为她们在照顾家庭之余增加收入的“巧手产业”。

  午后温暖的阳光照进工作室,香包和各类刺绣工艺品五颜六色煞是好看。几名当地妇女端坐在工作台前,几片碎布几缕丝线经过她们的巧手加工就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香包。

  庆阳香包造型丰富、手法独特,当地几乎每位女性都会制作,其古拙质朴、富有原始文化遗存的特点,使其在黄土高原上代代相传沿袭至今。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物品,香包寄托了劳动人民避灾、祈福的朴素心愿,在当地广为流传。庆阳香包绣制也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这间工作室的创办者、庆阳香包绣制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兰芳向记者回忆起了她对香包最初的记忆:“我是从小看着长辈们做香包长大的。那时候,在油灯下,奶奶和妈妈在做香包,我就趴在跟前看。看香包在她们手中从无到有觉得非常神奇,自己就有想做的冲动。”

  渐渐长大的刘兰芳也学会了做香包,并且理解了小小香包所承载的更深的含义。“香包本身是一个纳福送吉祥的信使,每件作品都寄托了主妇对家人深深的爱。希望他们佩戴这个香包出门时平安顺利,希望小宝宝健康成长。”

  近年来,甘肃省在对非遗项目抢救性保护的基础上,不断加大非遗生产性保护力度。自2015年起,连续四年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依托高校组织传承人群开展砖雕、唐卡、刺绣、剪纸等项目培训。如今,香包从农家走向市场,成为助推妇女致富增收的“巧手产业”。

  目前,有超过5万名庆阳妇女从事这种手工艺制作,许多妇女从中受益。在刘兰芳的工作室内,就有很多当地贫困妇女和残疾人在此工作,灵活便捷的工作方式让她们顾家挣钱两不误。

  “我们现在家里老人小孩都需要照顾,平时出不去,在家也闲着没事。香包可以拿回家做,也可以带着小孩过来做,很适合我们。做成一件作品心里也感觉非常高兴,特别有成就感。”正在工作室绣制香包的李娜说。

  据介绍,庆阳市通过民俗文化产品展览、文化艺术交流、香包刺绣技艺培训等活动,扩大香包等民俗文化产业影响力,并培训香包刺绣人员累计达13000多人次。通过培训,提升了香包绣制人员的文化素养和制作技艺,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现在,庆阳香包已经走出国门,常年销往美国、德国等国家,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带给更多人。

编辑:卢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河北遵化:民俗节目排练忙

    1月24日,河北省遵化市小厂乡洪山口村农民在场院排练传统民俗节目。春节临近,河北唐山遵化市小厂乡洪山口村的场院里一片热闹景象...

  • 宾馆早餐厅里藏着票友乐土

    平日里喧闹的护国寺街在冬天也显得有些冷清了,不多的行人都是行色匆匆走过。周末下午两点,余天宝走进位于护国寺街西口的护国寺宾馆早餐厅...

  • 柳鸣九:为了一个人文书架

    2018年11月24日,柳鸣九在西西弗书店的书架上看到了由他翻译的加缪名著《局外人》。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临沂第二届全市职工迎新春文艺晚会举行

  • 优势栏目

    全总文工团为北京山水民乐艺术团提供艺术指导

  • 优势栏目

    重庆:古城焕发戏剧之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