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拙政园。光明图片
苏州园林。光明图片
两名演员在苏州南石皮记园林中演出。光明图片
大寒刚过,位于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的端本园整饰一新,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节游客。过去的2018年,它共接待游客6万人次。端本园是苏州市2018年公布的第四批《苏州园林名录》18座园林之一,始建于清乾隆初年,南部水庭院曲桥荷池建造规整,北部旱庭院开阔舒朗,一道回廊又将“山”和“水”为主题的两处庭院有机连接,金桂等植物环绕周围,一片幽静中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
随着第四批《苏州园林名录》的公布,苏州累计已有108处园林列入名录。从53处到108处,苏州由“园林之城”成为“百园之城”,开启了苏州园林群体性保护管理的新征程,在园林保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壹:三年内园林修复率 将超过90%
园林是苏州的金字招牌,是江南文化最具标志性的意象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典范与精华。苏州园林的山水间饱含着故事与情思,砖石上铭刻着悠悠的历史和过往,经由花窗漏过的,既是一幅幅青山黛痕、草树郁然的画卷,更是朝晖夕影间留下的丰富的人文气息与深厚的文化内涵。
芥舟园是苏州乾嘉年间小型宅第园林的代表作。园如其名,小巧精致,花园南部有黄石假山,奇峰异洞,巧布于数尺之间。园内一株三百年的罗汉松,树干粗壮,苍劲挺拔,花园之东有一泓小池,与假山相映成趣,为古园增添不少意境。
在苏州公布的第四批《苏州园林名录》中,芥舟园也被列入了新增的18处园林,成为“天堂苏州·百园之城”建设中的重要一“园”。
2018年8月7日,在苏州召开的“天堂苏州·百园之城”新闻发布会上,随着一幅“苏州百园图”徐徐展开,地图上手绘版的108座园林,错落点缀在整座城市的街巷楼宇中。“天堂”苏州,成为真正的百园之城。随后,园林护照也新鲜出炉,里面详细记载了108座苏州园林的地址、简介和照片,拿着它,市民和游客可以玩转百园,而每到一处园林,都可以打卡盖章,留作纪念。即日起,园林手绘地图与园林护照均免费向市民和游客发放,匠心独运的宣传形式充分发挥着苏州园林独特的文化禀赋,让旅游进一步反哺园林的保护传承。
列入《苏州园林名录》中的园林将以《苏州园林管理规范》为统一标准,统一挂牌,实施分类保护和群体性保护,这也标志着苏州园林的保护管理模式正逐步走入统一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轨道。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林业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大林告诉记者:“2018年重点推进12处园林修复和5处园林开放工作,其中柴园、可园、明轩实样已修复开放,唐寅故居已修复,今年将与桃花坞片区一并开放。争取在未来三年内,园林的修复率和开放率超过90%。”
2018年7月,在日本福冈举行的2018亚洲都市景观奖终审会上,苏州市“天堂苏州·园林之城”项目一举夺得“2018亚洲都市景观奖”,这是目前亚洲区域城市景观类最高奖项。苏州正努力探索传统文化保护管理的“苏州经验”,为亚太地区和全球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贡献苏州的智慧和力量。
贰:统一古典园林和当代园林的保护管理模式
新中国成立初期,苏州市在百废待兴中抢救性修复了12处重点园林,在改革开放后又抢抓机遇修复了15座古典园林,这些散落于古城内外的园林群体的大量修复,使苏州这座“园林城市”的基本形态得到完好保存,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得到进一步彰显,并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9座古典园林先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创造了丰厚的实证。
针对《苏州园林名录》的园林入选标准,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林业局)遗产监管处处长陈荣伟介绍:“苏州历代建造的,以叠山理水、建筑花木为要素,用写意自然、变化多端的造园手法营造的宅院合一的宅第园林等统称为苏州园林。”第一批、第二批《苏州园林名录》中在列的均为历史园林,第三批名录中收录的都是当代园林,而第四批名录则将新中国成立前的70座历史园林、新中国成立后的38座当代园林作为一个群体,统一保护管理模式。
“过去只是把苏州园林定位成拙政园、狮子林等遗产园林,但起始于春秋的皇家园林,到宋代演变为文人写意山水园,明清时期达到全盛,新中国成立后发展出当代园林,苏州园林是贯穿着一个文化完整的发展脉络。古典园林具有文物和历史价值,而当代园林则与时代特色相结合,具备丰富的艺术价值,百年后,它们也会是包含历史内涵与意义的一个载体。”陈荣伟说。
目前《苏州园林名录》中的108处园林,保护状况良好的有92处,中等的有9处,较差的有7处,由于保护主体责任不明,又缺乏保护意识、技术水平、专业力量、修缮资金,保护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根据园林的保护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苏州市按照“全面保护、修复保护、遗址保护”三类模式,严格秉持着“原真性、完整性、延续性”原则和“修旧如故”方式,加快塔影园、南半园等10座园林修复工程的进度,其中可园、柴园的部分修缮工作均已完成,并面向游客开放。
穿过可园的门厅,眼前豁然开朗。学古堂内,绘有《文会图》的漆雕立屏陈列堂中,屏前放着一张卧榻和10个圆凳,让人联想起古时学堂里先生授道、弟子求学的场景。作为苏州仅存的书院园林,可园从2014年开始启动修复工作,一期修复花园,庭院中山水花木融为一体,轻盈秀气,二期修复住宅,重现形制规整、中轴对称的建筑风格,形成了“宅院合一”的院落布局。“原工艺、原材料和原法式”的保护性修复手段,使得即使在现代苏州,依旧能留存住晚清时期读书人的雅致。
作为世界上拥有园林最多的城市,苏州究竟有多少历史园林?三次普查的数据触目惊心:1959年存有91处,1982年存有69处,2007年仅存53处。50多年间,位于苏州古城区的园林竟然消失了38处,而这些都是散落在社会上的园林。为此,苏州市将4处暂时不满足修复和开放条件的园林也列入《苏州园林名录》,进行遗址保护,确保其在城市改造和建设中得到更好的保护和留存,确保“苏州古典园林一个不能少”的目标和要求得到落实,确保苏州“园林城市”的美誉不褪色。
目前,苏州的民间仍有很多非常精美的园林,还未编入《苏州园林名录》。陈荣伟认为,园主们主要有两个顾虑:一是担心在列入园林名录后,园林所受的管束太多;二是担心园林面向社会开放后,人力物力和管理都跟不上,苏州园林宅院合一,园主在园林中的日常生活可能会受到影响。为应对此类问题,在不变更产权的前提下,苏州市与保护管理主体使用部门、单位和个人签订保护管理协议,同时,每年投入500万元政府财政资金用于园林的古建筑修缮、管理优秀单位及园林一次性开放的补贴和奖励,既提高了园主开放和保护园林的积极性,更是给予了专业的技术支持和经费保障。
前不久,苏州市世界文化遗产古典园林保护监管中心面向社会招募苏州园林保护志愿者,短短几天就有200多人报名,其中不乏科研人员、大学教授、企业高管。经过多门课程的培训,不少人已通过专业考核,将为私有园林“量身定制”科普、监测、园林管理等服务,同时也为不少有顾虑的园主提供顾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