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麻料村银匠李东军在自家工坊内锤打加工发簪用的银条(4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 郑明鸿 摄
新华社贵阳4月13日电 题:麻料村又响起叮当声
新华社记者吴思、郑明鸿
“制作一根苗族发簪,需要经过熔银、锻打成条、雕刻、拉丝、焊接、组装和清洗等工序。”陆瑛在自家银饰工坊里,拿着丈夫李东军刚刚做好的发簪介绍说,手工制作一根发簪至少需要3个小时。
陆瑛一家住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麻料村。麻料村素有“银匠村”的称号,银饰加工已有600多年历史,全村176户745人,有70%左右的村民从事银饰锻制。
由于麻料村地处偏远,多年来,银匠们走南闯北,只有春节时才回到村里,平日村里只有老人、妇女和儿童,“空心化”明显。
2017年,由于父亲病重,原本在黔东南州凯里市开银饰店的李东军夫妇回到老家,成立了一家银饰工坊。2019年,夫妻二人大约有5万元纯收入。
和李东军一样,潘仕学也是“归巢”的银匠之一。“我以前在湖南凤凰古城开银饰店的时候,就想着哪天也可以把游客吸引到麻料村来,不用出门就把钱赚了。”潘仕学说,当地旅游业在西江千户苗寨等景区的带动下越做越大,他的想法逐步变为现实。
随着返乡创业青年越来越多,2017年,麻料村140名村民集资近100万元成立了麻料村银绣发展有限公司,同时申请58万元扶贫资金,将村里废弃的小学改造成银饰刺绣传习馆。“游客可以在传习馆了解银饰文化,看银匠们现场制作银饰,还可以动手体验。”公司董事长李林书说。
51岁的银匠李光恒曾在贵阳、凯里等地谋生,如今是麻料村银饰刺绣传习馆的工作人员。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传习馆内打磨银条。“现在每个月工资5000元,加上卖银饰的钱,收入不比在外面差,离家也近。”李光恒说,有游客来体验时,他和同事负责教学,让更多人了解家乡的传统手艺。
如今,潘仕学还招了两名徒弟,同时通过分发订单的方式,带动村里16名银匠居家就业。仅3月,潘仕学就接到6万多元的订单。
“1个月工资有3000多元,主要是在家门口就能学到真技术。”2018年,在海南打工的潘元定回到家乡,拜潘仕学为师学习银饰加工。
经过1年多的学习,潘元定在银饰加工方面略有小成,他计划今年再打磨1年技术,明年自己成立工坊。2018年,潘元定家顺利脱贫,还被评为雷山县“优秀艰苦奋斗脱贫家庭”。
人居环境改善是麻料村近年来的另一个显著变化。李东军说,以前村里都是泥巴路,遇到下雨天满脚都是泥,去哪儿都不方便,现在都是石板路,干净又整洁,还装了路灯。
记者在麻料村村口的展示牌上看到,截至目前,麻料村已有17家银饰工坊,昔日的“空心村”又响起叮当声。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麻料村银匠李发在银饰刺绣传习所内加工银饰(4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 郑明鸿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