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讯(记者甘皙)当我们回首四十年,改革不仅只是东方风来的时代答卷。那些出现在生活中若干个小小的“第一”,更是风起青萍的见微知著。12月12日~31日,大型纪录片《四十年四十个第一》CCTV10每晚21:45两集连播,四十年的四十个第一,节目中一一为你呈现:
1979年,我们生活中第一次有了出租车,电视上第一次出现广告。
1980年,我们在报纸上看到了令人无比羡慕的“万元户”,我们终于可以去从事个体户经营,第一次可以去私人开设的小饭馆吃一顿饭。
1981年,我们看到了第一部国产电视连续剧,第一次看到了国际马拉松赛。
1982年,我们有了第一家公办婚介所,第一批小商品市场。
1983年,学霸有了新名称:“博士”。我们可以去商场自由购物,因为有了超市。我们第一次看到了春晚。
1984年,身份证开始伴随每个中国人的一生。
1985年,我们第一次发现不带钱也可以消费,因为有了信用卡。
1987年,港台电影里的“大哥大”成为生活中的现实。高架桥改变了城市的面貌。
1988年,我们可以自信地当众一展歌喉,因为我们有了卡拉OK。
每一个“第一”都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摸索中尝试,在探索中前行。而这些第一,奠定了我们今日便利生活的基础。
时光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在轰轰烈烈进行了十年之后,中国的各项事业有了长足进步,我们猛然发现,在中西部内陆地区还存在大量的贫困农村,农村儿童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由此,第一所希望小学诞生。2018年,这个数字超过了两万。
“希望工程”不仅仅改变了中国数百万农村儿童的教育问题,更把普及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是的,只有有教育,这个民族才会有未来。
中国经济在上世纪最后十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政治上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东方风来满眼春。站在新世纪的晨光中,中国逐渐显现出一个自信的大国形象。举办大型国际活动成为推动改革开放的新的增长点。
2001年,昆曲成为第一个世界级非遗项目。中国也由此开始探索国内非遗的保护。
2008年,北京第一次举办夏季奥运会,而四年以后的2022年,北京即将举办冬奥会。
2010年,上海第一次举办综合性世博会。
这一时期,所有“第一”都彰显着国际化与大国风范。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过去,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2018年,世界十大集装箱港口排名,中国占据七席。世界十大跨海大桥,八座在中国。
当我们再次梳理“第一”时,相比于小商品和个体户的涓涓细流。新的“第一”体现出大国重器的力量感与时代感:
我们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条高铁,第一架国产大飞机C919,第一艘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我们第一次成功开采可燃冰、页岩气,第一次在高海拔架设特高压电力高速公路;我们修建了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修建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这些工程奇迹的背后,浓缩着四十年来,中国在经济建设、装备制造、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这一切,都是改革开放在新时代所表现出的惊人成就,是中国速度,是中国力量,是中国智慧,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改革精神。
我们每个个体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创造者。四十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沧海一粟,但却足够改变一个国家,改变几代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