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剧集中上映,与惯常印象不同,它们温暖亲切,让人耳目一新
从热血年代来,到年轻人中去
电视剧《可爱的中国》制片方提供
2019年,电视荧幕上献礼剧爆棚。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自8月25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举办“我爱你中国——优秀电视剧百日展播活动”,给广大电视剧爱好者提供了丰厚片源。如今,“百日展播活动”接近尾声,很多作品成为口碑与收视双赢的“爆款”。
在这样的高光时刻,观众们看到了一些变化:献礼剧不但可以严肃感人,还可以温暖亲切。
在2019电视剧豆瓣评分TOP10名单上,献礼剧有《外交风云》《国家孩子》《伟大的转折》《激情的岁月》《特赦1959》《老酒馆》《奔腾年代》《光荣时代》等8部上榜,占据绝对的优势。给它们打出高分的观众,以80后、90后,甚至00后为主。
这些献礼剧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有年代剧、行业剧,它们或充满敬意地钩沉历史,再现伟人功绩和燃情岁月,或紧扣时代脉搏,聚焦社会变迁,展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平凡人物的不凡经历。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在2019年秋季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上说,这些作品“都在走向年轻化和青春化,规避历史题材的宏大性和厚重性”。
可爱的英雄也曾年轻
日前,第八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在成都火热举行。电视剧《可爱的中国》摘得“最受大学生瞩目电视剧”这一奖项。这部电视剧塑造了一个全面立体、真实可信的烈士方志敏形象,自播出以来,备受青年群体关注和喜爱。
“当代年轻人是在互联网兴起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们见多识广,在全球优秀影视剧的熏染下,他们艺术鉴赏力和审美逐渐提高。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不能再墨守成规,需要认真研究他们的审美心理,采用更受年轻人喜爱的表演形式和叙事手法,让影片蕴含的深邃思想能更加生动地体现出来,引人入胜。”电视剧《可爱的中国》总制片人徐知音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谈到。
电视剧《可爱的中国》创新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的模式,在演员选择、人物塑造、影像风格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把主流价值观和重大史实以及部分虚构情节进行了较好的融合,用娴熟的叙事手法和明快的剪辑手段,通过人物来推动情节,把重大革命事件和民族的命运纠缠在一起,让观众产生强烈的代入感。
“为迷失在物质世界的年轻人点燃一座信仰的明灯,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也许是吸引当下年轻人的因素之一。”徐知音如此解读该电视剧成功的原因。
记者也注意到,近期热播的几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如《可爱的中国》《伟大的转折》《外交风云》等都有共同的特点:大胆采用年轻演员,讲述革命英雄年轻时的故事,用平凡人的视角叙述伟大的历史事件。在这些作品中,伟人形象可爱可亲,和所有年轻人一样,充满对生活的热情。
“作为电视剧的创作者,我们有责任认真深入地了解当代不同层面的观众对电视剧的真正需求。过去影视作品中塑造的伟人形象往往值得尊敬,却只能敬而远之。而现在更加注重‘人性化’的塑造。‘凡人的背后,孕育着伟人的未来’,伟人与凡人没有鸿沟。在时尚化的叙事中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树立当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才能拉近伟人与观众的距离,很好地满足当代观众的情感需求。观众在被感动的同时,才会产生深远的反思,文艺作品才能达到最好的结果。”徐知音说。
不同年代,一样的青春之歌
在献礼片中,年代剧成为可以满足同时几代人看剧需求的“合家欢”品种。佟大为、蒋欣等主演的《奔腾年代》;刘烨、马伊琍等主演的《在远方》;任重、郭晓冬、李念等主演的《激荡》,是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三个故事:1960年,佟大为饰演的常汉卿用毕生精力,为我国电力机车的研发、建造做出努力;20世纪90年代,从上海弄堂里走出的三兄妹在商场上起伏打拼;21世纪初,刘烨饰演的小人物姚远在快递与互联网的创业浪潮中百折不挠、跌宕起伏地创业……
无论题材还是演员阵容,都把年轻观众的口味排在前头进行考量。讲述方式上,也少了口号式台词,多了充满人情味的故事。“虽然年代不同,但是奋斗不息的青春故事是一样的。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他们的困难,他们的迷茫,他们的坚守,在今天看来依旧光彩夺目。”北京师范大学辅导员陈蓉蓉说。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激情的岁月》,是首部以年轻科研人员为主角的“两弹一星”题材电视剧,极为难得地描绘了原子弹、氢弹研究的主力——中青年、尤其是青年科学家群体,完整地向观众塑造了建国初期“两弹一星”的科研群像。
主创将视角精准的定位在青年一代的身上,再现为“两弹一星”事业奉献的一代青年的热血情怀,在描绘“两弹一星”具体的科研攻关过程中有日常生活,有情感故事,人物有性格有光芒,让今天的年轻人,依旧能找到共情之处。
传达美好高尚的情怀
献礼片投入巨大,名导演加名编剧,却常常得不到年轻观众的认可。这是困扰电视人很久的问题。很多人把责任归结为年轻人缺乏苦难岁月的体验,不能和严肃的历史题材产生共鸣,甚至产生逆反。事实果真如此吗?次元壁真的不能被破除?
电视剧《光荣时代》的成功回答了这个问题。
这部电视剧讲述郑朝阳为代表的新中国第一代人民公安,在面对国民党潜伏特务的持续破坏时,他不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还与哥哥郑朝山代表的“桃园”特务行动组开展针锋相对的对抗。该剧10月13日在北京卫视、江苏卫视同步开播,双台收视率一度达到3.3,收视份额相加高达11.4多。更让人意外的是,在视频网站、图片短视频社交网站、甚至二次元网站上,这部风格幽默的献礼片同样受到了年轻观众的追捧:弹幕、段子剪辑、表情包,网友们“玩”得尽兴。
与以往谍战剧主角不同,不再高冷、不再完美、不再全能,和同志郝平川全程搞笑的郑朝阳,人设有点特别,他烟火气十足,在业务上也算不上专业,还有点小调皮,但这些丝毫不影响他带给观众有关“高尚”“牺牲”“信仰”的呈现。“轻松幽默搞笑,比以前的那些抗日神剧看起来舒服多了。”网友“我叫黄焖鸡米饭”评价道。这样一个“降维”“下沉”的英雄,让人惊喜。
生长在不同年代的人,在思想认识和审美体验,必然存在差异,但作品吸引不了年轻人,并非题材问题。年轻人充满好奇心,对过往先辈的故事,心向往之。徐知音谈到她的切身体会:作为一部文艺作品,当我们要传达给年轻人一些美好高尚的情怀时,应该抛开说教的面孔,用真实的情感走进他们的内心。这就要在创作时准确把握、生动展现人物性格。要塑造好人物性格,就要在细节上下功夫。艺术的生命在于真实,艺术的真实来源于细节真实。献礼片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才能打动年轻观众的心。(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苏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