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美是美美与共
青山过目皆成画,碧水敲心即是诗。所有的美都是共通的,而重庆的美便有这种灵性,通过亲身的感受体验,唤起了我们情感深处的共鸣。
“是唐街,是宋城,是爷爷奶奶的家。” 著名国画大师吴贯中曾在龚滩古镇创作传世画作《老街》,并如此赞誉这座古镇。五月的龚滩古镇被三角梅装饰得格外艳丽,“实在是美得像一幅画!”中国青年网记者姜思琪感叹,除了惊艳于这里的景致,姜思琪则更多喜爱这里氛围,“这里没有过浓的商业气息,踩着古老的青石板路,听着街头吆喝声,恍惚间看到了我孩童时期在巷子里奔跑的模样。”
酉阳千年龚滩古镇依山傍水 记者 李文科摄
媒体记者拿出手机记录下夜晚蚩尤九黎城美景 见习记者 冉桐摄
同样让人忆起乡愁的,还有梁平的双桂田园景区。“梁山熟,川东足。” 梁平自古便是巴蜀粮仓,富饶的物产也造就了梁平独一无二的田园风光,这片土地就像调色板一样绘就着人们的幸福生活。“与城市相互交融的稻田、溪流、湿地,无一不彰显出乡村风光的温情,而这些都是浓浓的乡愁源。”光明网的记者成亚倩在双桂田园彩稻空间景区里这样说道。
记者们走进梁平双桂田园彩稻空间 记者 李文科摄
能够直达心底的可不止乡愁,武隆桃园大峡谷中唱响起“川江号子”,近百名网媒记者一起观看了《印象武隆》大型实景歌会。“看过很多大型实景剧,要么过度在意场面盛大,要么剧情单薄,无法直击观众内心,但这场《印象武隆》用有温度的文化抓住了我的心。”荆楚网记者蒋成凤说,当看到演员们拿着话筒扯着真嗓子喊的时候,我想历史车轮和现代文明将不再是冲突,这“川江号子”精神也不会成为绝唱。
“川江号子”精神抓住了在场所有人的心 记者 李文科摄
勤劳智慧的重庆人民用另一种方式再现了巴渝地区独特的“川江号子”文化。在黔江土家十三寨,当地群众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播同样殷殷切切,何家大院嘹亮的山歌唱起,记者们在这片山歌发源地感受了一次原汁原味的山歌互动。“太好听了,一遍听下来这旋律已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洛阳网记者程兰赞叹,“很多美好的事物都只能看,而这唱出来的土家音,是流动的文化,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把这种声音带到世界各地,做文化的传播者。”
何家大院山歌互动让不少记者赞叹 见习记者 冉桐 摄
有人气的重庆
期待山水间再相逢
“希望在座的每一位记者都能在此次旅程中收获一份意外的惊喜。” 华龙网集团总裁、总编辑李春燕曾在2018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重庆行启动仪式上这样说。“为期六天的行程里,我的确看到了不一样的重庆,也收获了不一样的惊喜。”中国网记者李兆彧分享了她的感受。
六天行程让记者们收获满满 见习记者 冉桐摄
广西新闻网记者陈思羽说,“今天在磁器口拍个酸辣粉抖音点击量竟然上万了,好有成就感。”
“原来重庆除了火锅、小面、抄手,还有梁平张鸭子、竹笋鸡等等那么多美食,这里没有哪一样是没有特色的,回头一定来慢慢品味游玩。”荆楚网记者蒋成凤激动地说。
“不负所望,山水之城,美丽之地,实至名归。”广州日报大洋网记者朱文婷在朋友圈里这样写到。
荆楚网记者蒋成凤在黔江十三寨跳摆手舞 见习记者 冉桐摄
“大山大水重庆城,重情重义重庆人。重庆人不止重情义,身上还有一种精神。”中国台湾网记者尹赛楠说,我看到了重庆人心中蓬勃而出的热情,看到了这座城市为了让更多人看到它的美丽,在为之奋斗,期待再相遇。
据了解,此次“发现重庆之美:山水之城 美丽之地 2018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重庆行”活动,全国近百余家网络媒体记者利用自身媒体网络、APP客户端、手机视频直播、手机报、微博微信、抖音号等全媒体平台宣传重庆旅游资源。
此外,光明网国际频道、中国网国际频道、中国日报网国际频道、国际在线国际频道和中国青年网英文频道等央级媒体以“Sing Miao’s songs and dance together in Pengshui”(同唱苗乡音 共舞彭水情)”为题向全球宣传推广彭水“一节一赛”盛况。人民网(总网)、青海新闻网、海口网等以焦点图形式展示彭水、酉阳丰富的旅游资源,新华报业网、贵州网、广西新闻网等网站在首页要闻区推介武隆世界文化遗产,宁夏新闻网等通过VR全景展示彭水、黔江良好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