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同时,南京拥有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然而,科教资源怎么充分地转化为城市的创新资源?古都如何保持美丽更加宜居?这两道考题,一直摆在南京人面前。进入新时代,南京努力打造“创新名城、美丽古都”。
将科教资源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租房有补贴,差不多一半的房租不用自己花钱,这样的感觉真好!”南京三胞集团几位前些年入职的大学毕业生,享受到每月600元或800元的政府租房补贴,节省了自己的开销。
去年7月实施的《南京市人才安居办法》,给更多有意在南京发展的各类人才带来更加利好的消息。按照新的政策,凡是符合相应标准的6类人才,都可以申请购房补贴、租赁补贴。租赁补贴每月2400元~600元不等,购房最高补贴200万元。
今年上半年,南京新增缴纳社保的大学生近16.62万人,同比净增5.56万人。同时,南京重视留学人员的引进。自2008年开始,已举办11届“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共引进海内外人才4500多人,促进1850多个技术合作项目落地。
建立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的新体制机制,是南京立足科教人才资源优势,进一步塑造城市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名城”的一个措施。
为了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近年来,南京围绕创新名城建设推进“一融合”“两落地”,即校地融合发展,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新型研发机构落地。今年年初,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高校院所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建立人才团队持大股,政府科技创新基金、投资平台和社会资本等多方参股的股权结构。全市133家新型研发机构签约落地,其中包括3名诺贝尔奖得主、25个院士团队。
破解体制机制对科技创新的束缚,逐步形成“一个平台”(服务平台)、“两个机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机制、政府推动激励机制)的科技成果转化“南京模式”;打造最具活力的创新生态链,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审批时效整体提速50%以上;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体系,发明专利授权量列全国前10强城市第五名。
让古都焕发美丽新姿
“草青水碧,鱼欢荷艳;乐土一方,清水塘边。”这是一位南京城南居民发在朋友圈里的打油诗,讲的是一个水塘的事情。
拥有60亩水面的清水塘,位于南京城东南,临近夫子庙风光带,曾经有过美丽的传说,但好多年以来一直是徒有其名,甚至成了一个反讽的名称——因为水质较差,气味难闻,被称为“臭水塘”。
2016年,南京以市政府1号文件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力气整治城市黑臭河道。终于,清水塘得以正名换容!
面对工业化带来的污染压力,南京全力打造 “美丽古都”,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与生态软实力。同时,推进南京都市圈建设,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拉动作用。
近年来,先后实施中山陵、秦淮河、明城墙、滨江风光带等区域环境整治工程,建成滨江风光带、青奥森林公园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南京外秦淮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被联合国人居环境署授予“最佳人居环境特别奖”。以前“江不见城,城不见江”一直是南京人的遗憾,建成52公里长江沿线最长的滨江风光带后,展现了大江风貌和山水城林特色。南京被授予全国副省级城市中首个“国家生态市”。
650多岁的明城墙是南京体量最大的文物,南京领衔推动“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修缮了25公里明城墙与老城南等历史文化街区,从保护和挖掘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入手,延续城市文脉。
为了提升城市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南京持续开展“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等重大文化交流活动,成功举办2013年亚青会和2014年青奥会等重大国际性赛事;强化社会建设,提高宜居水平,开展“书香南京”建设,全市14个公共图书馆全部达到国家一级图书馆标准,市、区两级已建成公共图书馆分馆736家,社区书屋总数1023个,各级职工书屋示范点752家;实施“人口向新区集中、高校向大学城集中、工业向开发区集中”的建设方针,跳出老城建新城,建新城保老城,擦亮山水文脉,彰显古都特色……2009年以来,南京连续9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工人日报 中工网 记者 王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