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大约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春分过后的十五日。自唐代后,清明便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日,人们祭祀、扫墓、踏青的风俗传习至今,春风化雨,万物皆显。
此时此刻山野皆绿,满目繁花,对于一个成都人,扫墓踏青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三月三为古之上巳节,《论语》说:“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唐宋后,上巳踏青之风已化为清明之俗。成都人自古就爱游赏玩乐,何况清明踏青还符合先贤的谆谆教诲。元代,华阳人元费在《岁华纪丽谱》中说:“成都游赏之盛甲于西蜀,盖地大物繁而俗好娱乐”。元费总结了成都人骨子里的自带属性:喜游赏。这个总结如此深刻,以至穿越千年而越发清晰。
荡过了秋千,祭祀了蚕神,赶过青羊宫花会,趁着清明前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少年们急匆匆穿起了单衣,鲜衣怒马地出了城。却未曾想到,清明时节天气转脸又变,正赶上突如其来一场杏花雨。正所谓“三月初,寒死少年家”,清明物候又有怎样的一番风致呢?一 杏花遇见清明的雨
无需任何风吹雨打,每到清明前后,川西的杏花、桃花、李花、海棠花都开始纷纷落落,下起一场华丽的花瓣雨。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杏花总是想着在清明的绵绵春雨中,给外出踏青的你一个缠绵美丽的意外,杏花并不算是属于清明的代表植物,清明期间,只要哪怕是下一点点小雨,你便自然而然地会想起杏花。“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总是会和清明的雨联系在一起。
春分后,川西的杏花就进入了最美的花季,杏花是川西山野平原春色的标志。杏是古老的中国植物,《庄子·渔父》中说:“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杏坛便成为了后来夫子讲学之地。农历二月杏花开放,称“杏月”,古时科举放榜时正是杏花盛开之际,因此又被称为“杏榜”。
赴过杏园宴,听过天乐声。才华车载斗量的蜀中文豪苏东坡也曾经“杏榜”得意。多年以后,相濡以沫的元配发妻王弗却撒手而去,经过长期漂泊不定的宦游生活,苏东坡回想起了家乡的杏花,还有发妻当年在朵朵杏花丛中荡着秋千的美好场景。那一年的清明尚未到来,在街坊间就已竖起了秋千,纷飞的细雨中,杏树梢头淡红色的花蕾一个个地打开,粉白微皱的花瓣,鲜红反折的花萼,红白相间如被胭脂晕染。“雨霰疏疏经泼火。巷陌秋千,犹未清明过。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涴。”
又是一年的清明,杏花雨纷纷飘零,这种睹物思人的怀念,总会深深地埋在许多人的内心,温柔而又美好。二 桐花尽落已成追忆
一年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说起清明物候,今人常不分地域南北便会提起清明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大致意思便是在清明这个时节先是泡桐花开放,接着因为气温上升喜阴田鼠都躲洞中,最后便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只是这记载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七十二候多以黄河流域的物候观察为据,华夏大地跨越几个气候带,同一区域更有海拔差异,七十二候之说本就做不得真,亦是古时文人笔墨游戏,川西的物候亦自有其规律。
成都的泡桐盛放在春分前后,每年的三月中旬,成都锦江两岸的泡桐便已是一树繁花,红星桥头已尽是泡桐花浓郁闷人的香气。泡桐花有着巨大的紫色花冠,漏斗状钟形,花冠腹部通常有两条皱褶,在皱褶隆起处为黄色,花冠内面常有深紫色斑点。很早以前街巷院落里一树花开泡桐曾经是小朋友们的最爱。那是因为这桐花富含花蜜,而且这花蜜超好吃,小时候,最爱爬到泡桐树上摘下泡桐花吸吮里面的花蜜,这种甜美的滋味会一直穿越时间,铭记于心头。
清明节时,一夜春雨后,泡桐花便已尽落,满地落花已成追忆。当北方桐始华时,川西已是桐花落。“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朝看花花欲落。不如尽此花下欢,莫待春风总吹却。”问春何苦匆匆,美好物事就是这样的短暂,带风伴雨如驰骤,花不待人春光易逝。三 采茶制茶正当时
清明,在川西细雨的滋润下,正是茶树新芽抽长的时候。“明前茶,两片芽”,清明茶,由此时节采制的茶叶嫩芽制得的当年新茶,滋味最佳。
茶,是中国原生的植物,来自山茶科山茶属,也是古老的中国植物。茶最早时写作“荼”字,《尔雅·释草》中解释说:“荼,苦菜。”茶叶味苦,于是茶树也被称为“木荼”。《神农食经》里说:“荼茗生益州及山陵道旁。凌冬不死。”益州便在今天的四川一带,茗本意也是指苦的意思,荼和茗都是指茶。
虽说“茶”与“荼”在今天读音完全不同,但是在唐代时这两个音却是一致的。到了唐代,饮茶文化大盛,唐人将“荼”减一笔专指茶,“茶”这才成为了专门的名词。每年的清明是上新茶的日子,每一年的新茶对于爱茶人来讲都极为珍贵,白居易在《萧员外寄新蜀茶》一诗中对来自蜀地的新茶做了表白:“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许多人会将中国茶文化的发端源自于陆羽。陆羽是唐时的人,号称茶山御史。他被尊为“茶圣”,祀为“茶神”,陆羽著有世界最早对茶的专著《茶经》,不过中国人饮茶的历史,远远早于了唐朝陆羽著茶经的时代。中国古人很早就开始栽种茶树了,白居易说:“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西汉时,蜀人吴理真于蒙顶山栽植驯化茶树,被后人尊为“茶祖”。
白居易还在《山泉煎茶有怀》诗中写下:“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清明时节,爱茶之人不如呼朋引伴,寻一处风景秀美的川西田园茶乡,体会一下采茶制茶的乐趣。“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对于成都人来说,最适意的人生莫过于寻一处鸟鸣婉转的所在,安静地晒一会儿太阳,喝上一杯自己采摘的明前茶。四 寒食东风御柳斜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节也曾是中国古代十分重要的节日之一,在这一天里,从早到晚都禁止烟火,人们也只能吃冷食。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晋文公为纪念被自己烧死的功臣介子推,于是下令在这一天全国禁火。
寒食节和清明节前后紧邻,后来亦如上巳节,都融入了清明节的风俗中,介子推母子死时抱着的是一棵柳树,于是寒食节这一天,除了吃冷食,人们还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以示怀念。唐高宗在游春渭阳的时候,就赐群臣柳圈各一,据说戴上它可免毒虫叮咬。后来民间还有了“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也记载“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满街杨柳绿似烟,画出清明三月天。”在阳春三月的柔柔轻风里,锦江两岸的柳树已是柳丝如烟。清明前后,也是栽植树木的时季,阳光明媚,春雨滋润,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此时柳条生芽,扦插易活,“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敬完鬼神祭过祖先,顺手插柳植柳也成为我国古人的清明习俗。
“柳”和“留”又谐音相通,所以折一枝柳条相赠,也成为了分别时的一种习俗,离别时总是用赠柳来表达依依不舍的挽留之意。无论是长亭、桥头还是江岸,每一个城市,只要有离别,就有难尽的情意和绵绵的离恨,也就总会有一个折柳赠别的地方。在成都,老九眼桥水码头便是这样的所在,多年前,这里也曾经上演过一幕幕迎来送往的悲喜,折一枝柳,远行人至此登舟上船,在春日荡漾的粼粼波光中,从容地挥手自兹去,一路顺江远行,离开这座繁花似锦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