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园会园区制高点永宁阁航拍图。
园区中保留下的毛白杨林。
天田山下的水榭庭院。
自然环境得以改善提升的园区吸引更多鸟类来此定居。
鸟瞰世园,妫水,宛如玉带,串起一片绿洲。
沿着妫水,走入世园,妫汭青杨,鸟语花香。
苍翠茂盛的树木,碧波荡漾的湖水,嬉戏花丛的蝴蝶,振翅高飞的燕雀……鸟鸣啾啾,绿草茵茵,生命的律动,不仅见证着北京世园会园区的从无到有,也生动诠释着一个流传千年的哲理——道法自然。
护树新植成绿荫
300余棵树龄15年以上的毛白杨、旱柳、榆树组成一条50余米长的林荫大道,一端连着“世界园艺轴”,另一端连着园区2号门。
2号门,是游客进园的主要门区,两旁就是一片杨树林,高大的树冠仿佛大伞,遮去阳光,留下阴凉。
“这一大片毛白杨林,原本就有,将门区设在这里,可以利用树荫,遮阳蔽日,为游客营造更舒适的环境。”北京世园会总体规划部部长董辉说,园区规划之初,这里是一片占地约0.04平方公里的毛白杨林,树龄基本在15年到20年之间,“如果全部砍伐,不仅是绿化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将破坏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
最终,规划部门留下了毛白杨林,并增种中华金叶榆,不仅高大的树冠为游客撑起了伞,笔直的行道树,还隔离出一条条入园通道。
因树而建,不仅仅是2号门区。
“世园会的围栏区面积5.03平方公里,其中一部分为妫河郊野公园,一部分是村庄搬迁,本着‘生态优先、师法自然’的规划理念,生态效益最大化,我们把原公园区域内的44000余株大树和原村庄区域内的5000余株大树原地保留,结合这些树木设计建筑、景观。”北京世园局副局长叶大华介绍。
俯瞰园区,东面,名为“田园集市”的生活体验馆被划成了十几个小方格,一条南北向的柳荫大道贯穿其间。阡陌纵横,也是因为原有树木。
“这两排旱柳树高15米左右,原址上还有成排的杨树、榆树、槐树,树不能动,我们就把建筑设计成了分体式,也正因为如此,树木自然形成交错街巷,让整片区域灵动起来。”董辉说。
园区北部的环湖南路,也有一片毛白杨,景致很好。为保留树木,设计师利用毛白杨林里的空地,以及去掉病树后的空间,重新设计了一条人行步道。原状道路通行电瓶车,新的人行步道则供行人游览通行。
因树而建的同时,整个园区内还新种植了5万余株乔木和10万余株灌木,其中既有油松、侧柏、云杉、国槐、大叶白蜡、栾树、杜仲、黄栌、山桃、紫丁香等乡土乔、灌木树种,还包括蓝粉云杉、银红槭“秋艳”、挪威槭“绿柱”、白蜡“京绿”、欧洲丁香“瓷蓝”、郁李“杏花村”等70余种新优树种。植下新树前,对种植区域土地进行了筛除建筑垃圾、掺入草木灰或缓释复合肥、埋设透气管等措施,改良土壤,保持肥力,确保新植树木成活率高,长势良好。
叠山理水连水泽
叠山理水,是中国造园的基本手法,讲究在原有山水肌理的基础上,随形就势,挖低垫高,引水成池,筑土为山,使自然景观和人工修建有机结合。园区中的妫汭湖和天田山,就来自这一手法。
波光潋滟的妫汭湖南邻中国馆,北接演艺中心,天田山、国际馆环绕周围……站在湖边,清风拂面,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个废弃的鱼塘。
董辉介绍,施工时,对鱼塘抽水清淤,再挖掘拓宽,就成了现在的妫汭湖。湖面面积约0.07平方公里,湖心偏西北方的位置有一座湖心岛,名为“青杨洲”。“之所以取‘青杨’二字,也是因为这片区域原来有一大片杨树,我们开挖湖面时避开了这一处土地,原址保留,作为湖心岛,同时对岛周围的岸边做了固坡处理。”
妫汭湖挖出的土方也没有浪费,移至西侧百余米外堆出一座山,取名“天田山”。山高约25米,山顶建永宁阁,作为全园区的制高点和标志性建筑物,山东侧则打造为梯田式景观。
与传统的人造湖泊不同,妫汭湖用中水取代天然水源,湖内中水来自延庆区一家再生水厂。妫汭湖蓄水前,再生水首先进入园区北部自然生态展示区旁的一处小型湿地湖泊净化,之后经由地下管线引流,进入妫汭湖。
湖泊中,还人工投放了河蚌、萝卜螺、环棱螺、河蚬等底栖生物,以净化水体,吸引鱼类。
叠山理水的同时,妫水河沿岸也进行了生态治理。规划建设人员根据河岸高差,打造自然驳岸,原水岸两侧陡坡驳岸结合护坡工程增加胡枝子、荆条等护坡植物,控制水土流失;缓坡驳岸则保留芦苇、香蒲、藨草、鹅绒委陵菜等水生植物及地被植物;裸露驳岸补植芦苇、香蒲、野青茅、狼尾花、水芹等水生及地被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