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骋的大巴车里充盈着黄土高原独特的气息,新鲜且干爽。“前面就是南泥湾了。”导游话音刚落,便有游客唱起《南泥湾》,根本不需要什么指挥和预热,一车游客便齐声唱起来,唱得有板有眼,韵味十足,仿佛是事先演练过的一次大合唱。其实哪有!谁和谁都不认识,有些人甚至还来不及点头微笑。可不认识有什么关系?大家都认识南泥湾,都闻到了花篮的花儿香……
陕北何其有幸!南泥湾何其有幸!上世纪30年代,当长征的红军来到陕北,就注定了陕北要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就注定了南泥湾要有一首歌,会成为岁月的高音。
我曾在电子地图上“寻访”南泥湾,它位于延安的东南方向。真的不算远,约百余里吧。但却是沟壑纵横,山峦重叠,被三条大川组成的屏障紧紧圈围,圈围处便是南泥湾当年大生产运动的中心地带。在四面围困、封锁的恶境下,南泥湾倒有点像世外桃源。战士们在这里开展大生产运动,在这里开垦荒地、种粮种菜,在这里养鸡养羊。
人到南泥湾,入眼的是翠峰绵延,花海流香,稻田茵茵。果真是陕北的好江南!但当年的南泥湾呢?怎能忘记当年那个荒无人烟、荆棘遍地、野兽成群的南泥湾。
关于这样一个地方的选择,还要归功于朱德总司令。这位天才的军事指挥家,居然还是指挥农业生产的高手。当时的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出现了最为严重的经济困难,一度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用、没有鞋袜穿、冬天没有被子盖。好在共产党人和共产党的军队都有钢铁般的意志,毛泽东穿着粗布和打补丁的灰色棉衣,用浓重的湖南方言大声宣布: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朱德打起绑腿,开始了一次次选点、勘察。这犹如一场战役,不了解地形,就不能有效排阵布兵。没有一片好的土地,哪来的好庄稼。当朱德把目光投向杂乱荒芜、却黑得冒油的南泥湾土地时,一粒粒充满希望的种子便开始播撒了!受朱德之命率先开进南泥湾的三五九旅是好样的。他们背枪上战场,荷锄到田庄,成为这第一块“试验田”的拓荒主力,并创造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南泥湾精神。
导游告诉我们,三五九旅扎进南泥湾的第一年就开荒种地11200亩,收获粮食1200石,收获蔬菜164.8万斤,蔬菜自给率近八成。到了来年,部队生活已大有改善,会餐时可以吃到大米和鸡鸭,战士穿上了新衣和鞋袜。可谁能忘记垦荒的初始,战士们全是在树枝、茅草搭起的帐篷里过夜,遇到大雨淋湿了衣服被子,就点燃篝火取暖;为了明天战友们有粮吃,他们吃野菜,勒着肚皮垦荒;旅团首长身先士卒,带领战士打窑洞、挖榆树皮、寻野鸡蛋;一套军装穿三年,长裤改短裤,短裤改裤衩,磨破裤衩的布条打草鞋,这是何等的顽强!这是何等的坚忍!
站在当年战士开垦的土地上,我感到从未闻过的泥土香从内心拂过,在灵魂深处闪现出一道道光泽。
远处飘来《南泥湾》悠扬的歌声,在南泥湾怎能不唱《南泥湾》呢。1943年,才华横溢、年方19岁的贺敬之到南泥湾体验生活,看到和听到的一切让他热血沸腾,升华的灵感完全来自于现实最生动的触发,一口气写出了《南泥湾》歌词。25岁的作曲家马可读完歌词后激情澎湃,欣然谱曲。很快,歌曲《南泥湾》唱响,唱得毛泽东鼓掌、朱德鼓掌、三五九旅的官兵和群众都热烈鼓掌,那是唱到人的心里去了。
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旅长和炊事员都编入了生产小组,没有例外。一次,一位外国记者到南泥湾采访三五九旅的王震旅长,看到他的双手居然堆起厚厚的发黄老茧时,这位外国记者被彻底折服了!这哪里像什么军官?然而,这的的确确就是共产党的军官。共产党的军官能指挥打仗,能指挥生产,还能亲自种菜纺线织布,在战士中间你很难分出谁是兵、谁是官。凝聚在一起的是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是对信仰的强大的坚守。这才有歌中唱的:“咱们走上前,鲜花送模范。”
在陕北的红色文化中,南泥湾无疑是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人们来到南泥湾,绝不仅是来看花看景拍照,更是来攀登一座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高地。(毛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