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茶语·物产篇 小叶子“泡”出大产业
初春的茶树芽叶肥硕,拥有着一年中最蓬勃的生机。以五指山为中心向四周蔓延,五指山红茶、白沙绿茶、白马岭红茶等茶叶品牌渐次生根发芽,它们历史脉络清晰,在世代相传中历经起伏,渐渐舒展出海岛私藏般的热带味道。
好山好水好茶种
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造就海南岛发展茶产业的先天优势。作为全国最南端的茶产地,海南茶叶采摘季节比我国其它地区早1—3个月,使得本土所产明前茶有着“华夏第一早春茶”的美誉。
以五指山山脉为中心,海南茶树资源广泛分布于五指山、琼中、白沙、保亭等中西部山区,种植有海南大叶种、云南大叶种,及后来引进的台湾大叶种、毛蟹、奇兰、本山、安徽祁门槠叶种、福建福鼎大白茶、凤凰水仙等30多个品种。
从加工工艺来看,又以五指山红茶、白沙绿茶、水满茶等种类为上品。
五指山红茶一般取海南大叶种制成,具体分为传统红茶、功夫红茶及红碎茶等,其色泽乌润、香气鲜亮,滋味浓、强、鲜、爽,汤色红、艳、明亮,可与斯里兰卡的锡兰红茶媲美。
白沙绿茶则主产于白沙陨石坑范围内的丘陵坡地,选用原叶包括海南大叶、奇兰、福鼎、云南大叶等适生品种,所产茶叶耐冲泡,条索肥壮,香气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醇鲜爽。
若是追根溯源,长年生于云雾之中的水满茶算得上是海南茶的“鼻祖”。因产于水满乡(古称“峒”)而得名,水满茶用五指山野生大叶茶,按传统的手工艺制作而成,其品质特点为耐冲泡、条索肥壮、香气清高持久、色黄绿明亮、滋味浓醇爽,可谓“云滋雾养出来的名茶”。
茶是大自然恩赐的珍木灵芽,产自海岛腹地的佳茗也是各有千秋。不止于上述几种,海南的茶,还得待人细细去寻,细细去品。
从畅销海外到茶厂倒闭
如果说喝到一口,就能比旁人更早一点进入春天,那海南中部五指山山地边缘和东部、北部低丘台地的春意,则比内地早得多。
尤其在雨量充沛、气候温和的五指山地区,缭绕的雾气在一脉相连的峰峦间不断涌动,从而造就出独特的高山云雾茶。当地黎族同胞早有采集野茶的习惯,而据《海南岛志》记载,明清时期便有产自五指山水满峒的野生茶出口,至民国时期因战事纷乱而停止采制。
由于茶叶生产滞后,仅有少量自然生长的老茶树,茶农一度摘茶叶晒干后只作药用。海南茶,也在这时候进入空窗期。直至1958年,五指山、琼中等地开始小规模改造野生茶树,通过采集野生五指山茶树的枝条和种子,分别进行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这才有了第一批人工种植的茶园。
随着国家建设迫切的创汇需求,在国家对外贸易部和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支持下,海南于1960年引进云南阿萨姆大叶良种和广东英德的制茶设备,创办通什、岭头、白马岭三个以种茶为主的国营农场,3年后茶树面积由100亩扩至0.55万亩。
此后,又相继扶持发展红卫、白沙、东兴、东泰、红明等30多个茶场,海南茶产业由此步入一个空前繁盛的高峰期。至1987年,海南种植茶叶面积已达10.74万亩,外贸茶叶公司每年收购约5000吨,年出口值达700万美元左右。
“20世纪90年代以前,海南以生产红碎茶为主,几乎绝大部分远销欧美等几十个国家与地区,为国家换取了大量外汇。”海南省茶叶学会秘书长陈世登介绍,随着1990年代中后期国家实行外贸体系改革,原本统购统销的茶叶必须直接面对市场、自寻销路,而国际市场茶叶价格波动后出口受阻,国内市场又以绿茶和乌龙茶为主,海南茶产业开始由盛转衰。
至2000年,海南茶园面积缩减到5万亩,大量茶场(厂)纷纷倒闭。生于海岛腹地的茶,兜兜转转上千年后,又暂时归于沉寂。
从各自为战到攥指成拳
在大量茶农弃种后,乌石农场的茶园面积一度从上万亩萎缩至3000多亩,所产茶叶甚至被一麻袋一麻袋地“贱卖”给各家老爸茶店。2009年,乌石农场整合全农场原有的茶业生产基地,开始发展高端茶产品。不过几年光景,乌石农场茶叶收购价格便从2元/斤一路上涨到13元/斤。
如同茶叶在滚烫的开水中回旋上浮般,海南茶产业历经转型阵痛后也开始触底反弹。
然而海南产茶区遍布五指山、琼中、白沙、定安、保亭等市县,大大小小的茶园不计其数,打造出的茶叶品牌虽各具特色风味,却也逐渐暴露出品牌各自为战、产品规划单一的问题。
如何攥指成拳,整合资源开拓市场?依托市场化改革发展思路,坐拥海南80%茶园的农垦系统于2016年4月成立海垦茶业集团,将垦区的“白沙牌”“白马岭牌”“金鼎牌”“南海牌”四大茶叶品牌进行资源整合,实行统一地理品牌、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市场营销的运营模式。
整合不到一年,“精品白沙王”最新开发的小盒包装专供酒店,新研制的黑茶成为销售“黑马”……一改以往的“单打独斗”,“海垦茶”通过差异化产品打出一套市场“组合拳”,成效初显。在当年的海南冬交会上,海垦茶业集团与茶叶经销商共签约订单200余单,签约金额突破1.5亿元。
海南茶叶“国家队”打了翻身仗,越来越多的“民间队”也逐渐摸索出转型升级思路。
在基本建成200亩五指山茶文化生态产业园的同时,五指山妙自然茶业有限公司将茶、旅、文产业融合,启动建设集现代茶叶生产、山地休闲度假、乡村文化体验和乡村养生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雨林茶乡茶文化特色村落;而在不远处的五指山椰仙水满茶香观光园,游客除了可以跟采茶姑娘学采茶,甚至还能走进茶园内的茶叶加工厂,亲自体验一番摇青、杀青、烘烤的乐趣。
不经意的烹煮沉浮间,一片小小的叶子正“泡”出一方大产业。
海南茶叶出口贸易简史
扼守海上丝路之要道的海南,自唐代起便有土特产转口输出。而茶叶作为外贸货物,却要再往后推个四五百年。原因无他,只是琼岛向来无人工种茶,所产茶叶皆采自野生茶树,至明清时期出口,也不过年产茶叶3船。
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遵照中央关于建立外贸商品生产基地的指示,海南行署外贸基地局在中部山区建立通什、岭头、白马岭3个茶场,这才拉开了海南茶叶大规模出口贸易的序幕。
翻阅《海南统计年鉴》,可以看到1962年海南出口茶叶创汇12万美元,过了短短5年,这一数字便增至77万美元。此后的数年里,海南岛上的茶园种植面积得以迅速扩张,所产CTC红碎茶、传统红碎茶及工夫红茶96%均被销往国外。其中,生产出“远洋牌”CTC红碎茶的南海茶场等基地,更荣获国家对外经贸部授予的“出口生产基地企业创汇百万美元”荣誉证书。
随着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依托中央赋予的多项优惠政策,海南外贸出口也迎来黄金发展期。这一年,国家为海南茶叶生产基地划拨贷款1047.6万元,产茶量逾6000吨,出口总额也飙升至779万美元。
由盛转衰,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彼时,国家实行外贸体系改革,茶叶市场全面开放,加上国际市场茶叶价格变化,红碎茶出口受阻,海南茶叶生产出现大范围萎缩。除少数几个国营茶场 (厂) 想方设法艰难支撑外,一些规模小的茶厂只能毁茶闭厂。
曾经风靡海外的“远洋牌”“环球牌”渐渐消声匿迹,海南本省无茶可外销的境况也几乎持续了近20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推进,海南重组茶叶资源,也将迎来茶叶对外贸易出口的新机遇。(文\海南日报记者 李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