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台同胞,久不久光临;高端自助游,更是常光顾;不出三五年,古岳更加旺,群众喜洋洋……”在位于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南阳镇施厚村的古岳坡,看到一批游客来到村里游玩,“坡长”韦运杰唱起了新编的山歌。
长期以来,广西被称为“歌海”,首府南宁也有着“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之美誉,而古岳坡则被赞为壮乡歌海中的“歌窝”。这里是壮族文学艺术家古笛的故乡,当地村民“宁可三日无米,不能一日无歌”,迎来送往、婚丧嫁娶等都能以歌来吟唱。“以歌代言”是这里崇尚的生活方式,无论在火塘、晒棚、竹林,还是河汊、谷场、蔗田,随时随地都有人放声歌唱。
深受家乡文化氛围感染,古笛先后为《赶圩归来啊哩哩》《漓江谣》《家乡有条流蜜的河》等民谣作词,并参加歌舞剧《刘三姐》的改编工作。其中,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被编入全国音乐院校及中、小学音乐教材,是我国经典民歌,在大江南北广为传唱。
韦运杰介绍,渐渐的,随着许多村民外出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村里会唱山歌的人越来越少,“歌窝”失去了往日的嘹亮。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梁汉昌曾多次到古岳坡进行民族文化考察。他决心在当地创建一个文化艺术村,找回歌声、找回乡愁,让文化基因发扬光大。
“2015年我的工作室正式进驻古岳坡,我希望利用这里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营造一个独特的文化艺术体验区。”作为壮族知名摄影家和民族服饰文化研究专家,梁汉昌先后引进十几位摄影、音乐、油画等方面的艺术家和多家文化创意企业来到古岳坡。如今,村里有了民俗文化展示厅、村史陈列室、古笛纪念馆等。壮族民歌传承人梁桂花也在这里建立了民歌传习馆。
今天的古岳坡还有了现代化的乡村音乐厅,优良的环境场所和专业设备令人赞叹。记者来到音乐厅,正赶上来自广西歌舞团民乐团的国家二级演员莫崇桂用芦笙、葫芦丝等乐器演奏《侗寨狂欢夜》《月光下的凤尾竹》等经典曲目。“我准备以后常驻这里,培训这里的村民及游客,教授他们制作和吹奏乐器,届时《赶圩归来啊哩哩》将会是主打曲目。”
“乡村音乐厅已成为古岳坡这个山村的文化符号,我们要把这里打造成一个青少年民歌训练营地,并成立独具特色的竹乐团,全部使用竹子制成的乐器演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音乐享受。”南宁市巴弗罗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郑瑾说。
“古笛先生作词的《赶圩归来啊哩哩》反映了我们少数民族同胞对民歌的热爱,对家乡及赶圩的热爱,我们要把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延续下去。”南阳镇党委书记陈著说,文化因子被激活后,不少在外打工的村民陆续回来了,镇里已经组织了3支农民文艺团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歌窝”古岳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地党委、政府探索壮大乡村文化创意产业,眼下正大力建设以文化为内核的田园综合体,努力把古岳坡及附近的花雨湖、田野牧歌肉牛产业示范区等连成一体,奏响推动振兴乡村的“田园乐章”。
在古岳坡的啊哩哩歌台,当地农民文艺团队正在为游客表演芭蕉香火龙、南阳大鼓、斗春牛等,场面十分热闹,不时传出游客阵阵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