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校园

浙江绍兴 “五权”下放 激活办学

2020-10-20 11:12:09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一手把必要的权力放给学校,一手建立起“阳光”运行机制

  浙江绍兴 “五权”下放 激活办学

  中国教育报记者 蒋亦丰 通讯员 胡安娜

  ■本期聚焦·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系列

  日前,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基层反映的对学校“管得太多、激励不够、保障不够、管理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意见》提出了6个方面18项举措,要求各地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中小学办学活力的实际困难。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方面,各地有着怎样的探索?《意见》出台后,又将如何落地落实?本月,区域周刊陆续推出了几个地方案例,敬请读者关注。

  学校有没有活力,“人”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给予学校多大的人事工作自主权,浙江绍兴在这一问题上作出了有益探索。

  近年来,绍兴市教育局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共下放教师录用权、岗位设置权、岗位聘用权、职称评聘权、绩效考核权等5项权力。改革背后,绍兴究竟为何“放权”,怎样“放权”,又是如何处理好“放”和“管”的关系?近日,记者专访了绍兴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姚国海。

  有了必要的自主权,办学才会有活力

  记者:早在2015年,绍兴就率先试点县管校聘,随后又大力推动“五权”下放。推动这些“真刀真枪”改革的背后,绍兴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姚国海:学校拥有必要的自主权,才会有办学活力。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认识。不可否认,在此前的管理体制机制中,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管得太多、干扰太多、激励不够等问题,已对其办学活力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我们曾经做过调研,中小学校长普遍认为学校缺乏人事工作自主权,“看得见的管不着”,这就产生了职称晋升论资排辈等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新进教师由人社或教育部门统一招考后分配到各校,学校没有甄别、遴选、择优录用的权力,招不到与其文化、教学理念等相符的教师,基层校长头疼不已。

  2015年,绍兴市试点县管校聘,市委、市政府将其纳入年度重点改革项目。这项改革让教师队伍“活”了起来,学校也有了办学激情。这就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将放权进行到底。

  记者:请您具体介绍一下,“五权”下放是如何实施的?

  姚国海:“五权”下放涉及的是人事改革的深水区,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踩准节奏、分步实施。

  首先解决学校最迫切的要求,下放教师录用权,变“统招统考”为“校招校考”。2015年柯桥区先试点,学校与应聘者双向对接、双向选择,在核定招聘数内提前大半年进“双一流”“985”高校及知名师范院校招聘对口教师。2017年,绍兴全面下放市直学校教师招录权,学校成立专家评委团,通过模拟上课、说课考核招录等方式,实现招聘教师与学校需求匹配。这项改革带来最大的变化是,实现校招后,学校对新招教师适岗性评价基本“零差评”。

  此后,同步下放岗位设置权、岗位聘用权、绩效考核权。学校自主确定管理、专技、工勤等岗位结构和各个年段、各个学科需配备的教师数量,并建立完善竞聘上岗、待岗退出、考核评价等制度。

  接着,下放职称评聘权,变“市县评”为“学校评”。2017年,绍兴市在浙江11个地市中率先将中级评审权下放到各区、县(市)和市直学校,试点学校达到55所。通过试点,让“管得着、看得见”的学校成为了组织评选的主体,考核注重教师在校承担的责任和业绩大小、表现优劣,克服了“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和唯帽子”的顽瘴痼疾。

  坚持放管结合,明确权责边界

  记者:“五权”下放后,如何处理好“放”与“管”的关系呢?

  姚国海:政府放权后,学校怎样用好权?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近几年,我们坚持放管结合,明确政府、学校权责边界。一方面,激励学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适合自己学校的有效路径,建立健全内部治理机制;另一方面,注重加强宏观管理、分类指导,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对学校来说,“五权”下放明确了中小学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学校党组织履行好在把握学校发展方向、决定学校重大问题、监督重大决议执行中的职责。同时,完善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学校建立教代会、工会、学术委员会等各种群众自治组织和专业委员会,坚持教代会讨论审定学校重大决策的民主决策机制,对关系到学校发展、制度修改、教职工权益的重大问题,需经教代会审议通过后方能实施。

  还有,我们要求学校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各项制度,不打无准备的仗。比如,绍兴中专较早建立了“教师发展性绩效评价体系”,每学期进行考核评价。在职称评聘权、绩效考核权下放后,该校很快实现了无缝对接,教师的满意度非常高。

  对教育局来说,放权不是放任和不管。教师录用权下放后,教育局做好招聘人数的核定、公告的审核和过程的监管;职称评聘权下放后,教育局保留的“权力”是岗位总量核定和底线条件、基本流程的设置,事中全过程监管,事后严格复审。

  我们还出台了《完善“阳光运行”机制推进“清廉教育”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构建招生、招师、招标、校务、党务、财务、绩效、职评、食堂等九大领域小微权力“阳光”运行机制。

  学校在选人用人上更加得心应手

  记者:“五权”下放后,学校办学发生了哪些改变?

  姚国海:教师的积极性被充分激活。“五权”下放后,学校在评价中淡化学历和资历,突出重师德、重业绩、重能力的导向,激发教师从“要我好好干”到“我要好好干”。那些年纪大的教师也不敢放松要求,那些缺少进取心、混日子的教师更产生了“危机感”。比如,以市直学校为例,主动申报班主任岗位人数是原来的3倍,回归教学一线教师数量达21人。

  柯桥区鉴湖中学的一位校长对此深有感触。他说,有一年学校5名教师竞聘高级教师,最后只聘上一个“论文不错,但教学一般”的教师,导致其他教师开始过分注重论文、荣誉等“标签”。现在,权力下放到了学校,那些教书教得好、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有了更多机会,教师教书劲足了、气顺了。

  对这样的导向,教师们是认同的。据绍兴市职评复审专项调查显示,校长、评审专家、教师对职称自主评审结果满意度达100%,普遍反馈职称自主评审结果更加公正,发展指向作用更加清晰。

  校长们普遍反映,“五权”下放后,学校在选人用人上更加得心应手。我举两个例子:在选人上,绍兴市阳明中学面向全省招聘优秀教师,一年来,这些教师很快担起了教研组长、年段长、班主任等重任。在用人上,绍兴一中把《职评自主评聘实施方案》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行军图,更有利于学校做好教师培养全局规划,形成评价科学、导向正确、竞争择优、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有效解决了人员能进不能出的难题,已清退不称职、不适岗教师7名。

编辑:韩瑞敏

图片新闻

职教

  • 武汉高校新开设了这些专业

    随着武汉高校的陆续开学,记者从各个高校了解到,2020年武汉高校开设了不少新专业,新专业的开设是为适应时代进步,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

  • 跨越山海,点燃贫困学子希望之火

    2018年以来,一群孩子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东海之滨,在浙江省宁波市开启了学业之旅,他们分别是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建档立卡中职学生。3年来,宁波共接收两地670多名学生就读。

评论

  • 网络作家可评职称的导向意义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网络写手进入创作领域,充分考虑这部分人群的合理诉求,通过改革,给他们提供更健全的保障、更平等公平的发展环境,可以有,更应该有。

  • 体育老师不能当班主任,这偏见该改改了

    什么时候体育老师当班主任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体育课不再经常被挤占,综合素质教育或许才会迈上更高的台阶。

资讯

  • 山东能源枣矿助学奖学并重

    山东能源枣矿集团自2019年启动高考奖学规定,根据政策,该公司被高等院校本科专业录取并入学就读的职工家庭子女将获得2000元~12000元不等的奖励。

  • 明年艺考减少校考专业范围

    明年,高校特殊类型招考应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严格控制现场考试规模,鼓励各地扩大艺术类省级统考专业范围,高校进一步减少校考专业范围,同时鼓励高校积极采取“云测试”。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