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实践型高职迈出第一步
4月1日起,被命名为“专业大学”或“专业短期大学”的实践型高等职业教育新机构正式开学,这是基于日本2017年3月部分修订的《学校教育法》相关规定。
-
瑞士这样提升职教“含金量”
在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
4月1日起,被命名为“专业大学”或“专业短期大学”的实践型高等职业教育新机构正式开学,这是基于日本2017年3月部分修订的《学校教育法》相关规定。此举成为日本在高等教育机构中纳入短期大学以来、时隔55年的又一次大学制度的划时代变革,标志着日本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朝着以高等教育阶段实践型职业教育为核心向就业过渡的方向大步前进。
职教短板制约日本经济发展
实践型高等职业教育新机构的突出特点是强调实践,这是因为实践能力培养已成为关乎日本职业教育体系转型与升级的最大短板。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以制造业技术与技能发展为重点突破而相关人才又十分紧缺的时代背景中,日本企业争相占有人力资源,开始采用“终身雇佣制”来留住人才,并且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开展企业内训练。此时的学校教育并不需要关注职业教育,仅需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性知识。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则主要通过企业内的教育训练形成,即人才培养中的实践环节由企业来承担、在实际工作中实现。
然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第三产业发展迅猛、信息化加速,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朝着高端化、流动化发展,“终身雇佣制”开始瓦解,企业内教育的价值也随之淡化,来即能战的“战斗力”成为企业劳动雇佣的口号。以往由企业承担的实践力培养开始转向学校教育,开展实践型职业教育成为日本教育界急需回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重大课题。
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指出,大学方面仅在广泛的教养教育中开展辅助的职业教育,其聚焦的依然是“学术”,职业教育的定位、意义并不明确,没有充分开展实践型职业教育,更没有形成相应的体制;短期大学无论是学制年限还是专业种类,均无法应对社会对人才高端化的要求;招收初中毕业生、实施五年一贯制教育的高等专门学校规模过小、专业过窄,无法帮助毕业生充分衔接社会;以技能教育为优势的专门学校属于学校体制外的教育机构,虽然不受法律约束在制度方面拥有很高的自由度,但确保质量却存在问题,学校规模太小,教师队伍、设施设备相关标准太低,学校之间差异很大等等,很难全面承担高端职业人才培养的重任。
教育与研究职能立足产业实践
日本政府将新机构定位为与大学平起平坐、授予学位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学制方面与现有大学、短期大学基本相同,攻读4年学制的学生毕业后获得“学士(职业)”学位、攻读2—3年学制的学生毕业后获得“短期大学士(职业)”学位。通过学位证明括号中的“职业”标记,明确该毕业生所接受的是基于职业实践知识的综合型培养。
新机构是培养实践型专业人才的“教育”机构,同时作为大学体系中的一个环节,也是一种开展理论衔接实践的“研究型”机构,“研究”包含在新机构的教学内容中,但这种研究是在实际职业与社会中作为支撑实践的“实践型理论”研究,并非是一味探究学术本身的研究。
此外,新机构在开展实践型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突出特点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注重“企业参与”。新机构的课程体系突出生产和服务的一线技能与实践力的培养,教育课程编制有产业界参与,重视实习、演习、实验等。日本政府要求新机构强化与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这种协同合作涉及教学科目、编制课程、教师研修、实习、学校评价等各方面,甚至鼓励学校制定并提交与企业合作的相关协议或合同。不过,这些政府和学校方面对于企业参与的强烈诉求是否就能保证企业参与到实践型高等职业教育中来,似乎还是个未知数。
配备“实务型”教师队伍。新机构的师资以具备企业五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实务型”教师为核心,侧重教育指导能力而非学术研究,要求师资团队中至少配备40%的实务型教师,同时要确保约20%的教师具备一定研究能力、能够指导研究活动;毕业学分对于实践实习等具有明确规定,攻读4年学制的学生需完成约600小时的企业实习、攻读2—3年学制的学生需完成约300小时的企业实习。此外,新机构同样致力于教养教育和通识教育,深化学生的理论理解,为实践环节奠定理论基础。可以说,新机构致力于实践技能培养与理论培养相融合。
广泛面向社会人士,引领终身学习风尚。新机构招生对象十分广泛,除了高中毕业生外,广大社会人士也均可入学,为方便在职人士的深造学习,采用模块化学位课程,可以短期分散学习,充分利用夜间课程或是每周几个白天的分段课程等积累学分,取得学位;日本政府对于新机构在学校土地、校舍、设施设备方面没有硬性规定,但建议将校园置于地铁沿线等方便社会人士上下学的地方。重点完善实习用设施设备。由于新机构并不会开展一个大教室中面向几百人的共同授课,而是致力于高效的实践型职业教育,因此会将每个专业的学生数控制在40人以下,同时配备相应的专任教师,开展便于实习等活动的小班化指导机制。
树立日本高教“新标杆”
严峻的少子化问题导致日本18岁人口的逐年下降。如今,日本高等教育市场明显供大于求,新机构的出现会对原有机构的运营发展产生一定的冲击。围绕新机构的创建,日本政府强调在新设的同时,鼓励现有大学、短期大学、教育质量高的专门学校等根据自身判断向这种新型高等教育机构转型或部分转型。
日本政府一方面指责现有高等教育机构难以推进高水平实践型职业教育,另一方面又网开一面、鼓励大学和短期大学等转型成为新机构,其真正目的在于树立标杆,迫使日本的高等教育机构重新审视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进而尽快回应产业界的人才需求。
2014年10月,在日本政府探讨实践型高等职业教育新机构的制度化改革之初,日本经营共创基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冨山和彦就曾提出,日本产业结构中存在全球性产业与扎根本土的区域性产业。日本全球性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世界一流,但区域性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则远低于欧美国家。
对于日本而言,提高区域性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是极其重要的课题,因此,区域性专业大学就必须开展高水平的职业训练。冨山和彦认为,除了一小部分顶尖大学和学部之外,其他学校均应定位为区域性专业的大学、学部,致力于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专注于“实践能力培养”,而非“学术研究”。
从日本政府已经启动的国立大学“抑制文科专业,撤销教师教育、人文社会科学学部等,推进大学向社会需求大的方向转型”改革,“鼓励地方大学扎根地方产业经济需求、创建极具当地特色的新学科”改革以及此次创建实践型高等职业教育新机构改革中,均可探测到“冨山和彦”色彩。
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的最新资料显示,全国申报的17所有意建成“专业大学、专业短期大学”的立项申请中,仅有高知康复训练专业大学这一所学校通过了重重审查,如期在今年4月1日开学。
虽然此次日本只有17所学校申请建成或转型成为新型机构,与日本政府所期待的现有高等教育机构均积极转型的美好愿景相差甚远,但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过程,至少日本政府已经迈出新的一步。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李冬梅)
4月1日起,被命名为“专业大学”或“专业短期大学”的实践型高等职业教育新机构正式开学,这是基于日本2017年3月部分修订的《学校教育法》相关规定。
在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
若不是一次偶然的监测,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所长张霞可能至今还不会相信,学生近视与灯光有着密切关系。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在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凤凰小学四年级的教室里,儒家经典著作搬进了课堂,而在对面的一年级,教师正在给孩子们讲解曾子杀猪和狼来了的故事,教育大家要诚信待人。
刘红,1964年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月宫一号”总设计师,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荣获2019年“全国五一巾帼奖章”。
泥人张世家第六代传人张宇,仅用拍子、压子两种工具,即可制成形神并足的泥塑作品。其泥塑人物,面部上色三四十遍,如真人皮肤一样吹弹可破;眼睛须上色100多遍,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