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职教天地

一年有300天在超过300米的高空中度过,“塔吊匠人”陈金国被戏称为“离太阳最近的人”——

【技术明星汇】“行走”在云端

2019-11-26 10:03:35

  图为陈金国在塔吊施工现场指挥作业。

  1年中,他至少有300天在超过300米的高空中度过,被同事戏称为“离太阳最近的人”。

  从业32年来,他从农民工成长为首屈一指的塔吊专家,始终穿梭于建筑工地,“行走”在云端,先后参与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528米)、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92米)、天津117大厦(597米)等地标建筑的塔机施工。他,就是湖北省首席技师、中建三局二公司的“塔吊匠人”陈金国。前不久,他被评为“荆楚工匠”。

  云端上的“常驻民”

  “M1280D塔吊低速起钩,注意吊重显示不超过16T,慢慢加速,停钩,旋转向右,停止转臂……”今年夏天,在中建三局承建的重庆万科项目的百米高空,塔吊安拆班组长陈金国站在作业平台上,有序指挥工作人员进行塔吊作业。重庆万科项目主体结构458米,建成后将成为重庆第二高楼。

  烈日当空,陈金国汗水直流,皮肤晒得如赤铜一般,脸上刻着深沟似的皱纹。这是岁月留下的印记。

  1989年,23岁木工出身的陈金国正式向公司申请,成为一名塔吊工。从此,他整日琢磨塔吊设备,学习理论知识,努力提高技能。30年间,他已经从一名普通塔吊工,成长为中国摩天大楼的塔吊安拆专家。

  万丈高楼平地起,其间所有施工所需材料均要通过塔吊运输到高空作业面。因此,指挥塔吊作业,来不得半点马虎。“我们常在三四百米的高空作业,哪怕掉一颗钉子下去,也非同小可。”陈金国说,为此,必须对塔吊构造、参数等烂熟于心,更要心细,一台塔吊20多个大构件,1000多个小零件,他摸得门儿清。

  高楼建好了,塔吊的拆除,更需心细。

  2016年,高度达597米的天津117大厦主体结构完工后,4台动臂式塔吊需拆除,塔吊自重均近1200吨,拆除高度超过600米,打破了国内拆塔高度纪录。

  每次在拆除塔吊起重臂时,都要顺着起重臂,凌空攀爬近70米。作为班长,陈金国每天至少要攀爬两到三次。记者注意到,在进行拆除作业的塔吊大臂端头不到1平方米的吊篮里,低头就能看见600米高空下的建筑物,让人两腿发软,而陈金国却在大臂上平稳行走,如在平地一样。

  塔吊专家的独到之处

  作为中国建筑界的劲旅,中建三局人才济济。而能在中建三局成为首屈一指的塔吊专家,陈金国自有独到之处。

  超高层建筑施工时,其主体结构会不断攀高。在不断攀高的过程中,需定位水平度和垂直度。但主体结构内空间非常狭小,用经纬仪来定位很困难,耗时也很长。

  陈金国在做木工时,常用吊线锤来测垂直度,技术非常精湛。“经纬仪等高科技设备虽然可以测量垂直度,但还不如他手中的吊线锤细钢丝精准。”同事陈柏斌对陈金国做事时的精益求精非常佩服。

  天津117大厦在“长高”时,一共爬升了120多次,都是陈金国用吊锤来测垂直度。每次爬升完,专业人员都用经纬仪来复核,垂直度偏差比国家标准还要低。

  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到中央电视台新址,从北京中国尊到华中第一高楼武汉绿地中心,陈金国负责了这些超高层建筑塔吊的安拆工作,跟随着它们一步步成长。

  为把实践经验转化为创新成果,陈金国把自己训练成了“科研型”人才,多次参与科技创新课题的研究。他参与研发的《超高层建筑大吨位动臂式塔式起重机施工技术集成》曾荣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参与的《大型动臂式塔机安装拆卸和爬(顶)升工法》获国家级工法……

  “安全是工程的生命线”

  “对待工作,一定要有敬畏之心。”这是陈金国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多年来,他一直是超高层建筑的塔吊班班长,遇到重大施工节点时,每晚睡觉前,他都会将塔吊安拆步骤在脑子里过一遍,想好了第二天再去一板一眼操作,且每次都身先士卒,攀爬在最前面,“这样我才更安心。”

  陈金国回忆了一段往事。1989年,他刚开始接触塔吊,参与武汉一厂房建设。一天,他和师傅正在高空中拆塔吊,塔身下降,回转支撑与标准节就位时,他发现8颗连接螺栓仅安装了5颗,如不及时处理,在进行下步工序作业时塔吊就会受力不均,很有可能发生倾翻倒塔事故。从那以后,他就格外注意设备安装中的安全。

  “每一个环节都丝毫马虎不得,不然造成的伤害不可预计。”陈金国说,安全是工程的生命线,塔吊都在高空中,一时大意就会酿成重大安全事故,“只有细心再细心,才能防患于未然。”

  如今,陈金国的头发有些白了,背脊有些弯了,但他依然未放弃学习,手机里装着关于塔吊的软件,微信里看得最多的是加入的塔吊安拆群。陈金国说,他很想坐飞机,渴望体验那种“飞翔”的感觉,一如他在建筑的云端里幸福地飞翔。(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刘近德 刘丹)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张敏

图说教育

  • 关爱青少年口腔健康

  • 青少年防艾,教育须先行

  • 游戏为舟 共渡致远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教育论坛

名人坊

  • 重庆大学92岁教授 能快速背诵400字诗文

    都说人老了忘性大、记不住事,92岁高龄的重庆大学教授刘南科却不以为然。长恨歌、琵琶行、葬花吟……这些长篇幅的诗文,就是正在读书的学生背起来也相当吃力。

  • 黑龙江:“头雁”引领 “雁阵”齐飞

    如何加快解决人才“钙流失”和“创新人才偏少”等突出问题?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人才战略部署,实施《黑龙江省“头雁”行动方案》,2019年度共安排资金6.38亿元,对首批入选的92支“头雁”团队进行支持。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