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职教天地

新时代劳动号子再成青春之歌

2019-12-23 07:12:03

  陈思思演绎劳动号子 栏目组供图

  《黄河船夫曲》踏浪而来,《船工号子》勇立潮头,《川东石工号子》敲平山海,《乌苏里船歌》浪漫传情……当一首首遥远又熟悉的劳动号子在耳畔响起,人们仿佛能够看到一个个火热的劳动场景:采石工人唱着工程号子,与手中石锤一样掷地有声;田间农民唱起农事号子,打麦、舂米的活儿不再沉重乏味;艄公船夫唱起水上号子,惊险地与海浪搏斗……随着时光流淌到现代工业和信息时代,劳动号子逐渐“变老”,成了绝响。

  近日,由广东卫视推出的大型原创音乐文化节目《劳动号子》正在热播,王宏伟、戴玉强、霍尊、陈思思等六位“时代号子手”演绎60首经过精心改编、重新编配的号子歌曲,成为新时代流行的经典。不少网友在节目留言中说:“没想到劳动号子可以这么好听,时代虽然在变,但号子传递的精神仍旧打动人。”

  千年号声重回艺术视野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诗经《国风·魏风·伐檀》)这是属于伐木工人的劳动号子,记录着劳动者们最真实的精神面貌。劳动号子是人类最早的劳动歌声,它伴随着体力劳动,“出生”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虽然具体的“出生年月”无人知晓,但在诗经里,我们已经可以窥见它最初的模样。历经流传和时空考验,原本简单朴素的呼号,被智慧的劳动人民加以美化。

  在谈及最初的节目设想时,《劳动号子》的总导演王若实说:“当前,综艺市场上有关音乐类的节目不少,而我们更倾向于关注中国本土音乐。中国的民歌分三大类,山歌、号子、小调,而号子恰恰在民歌当中占的最少,节目中我们选取有号子属性的歌曲,在这个基础上聚焦到歌颂劳动之美的主题上。”

  “时代号子手”萨顶顶将创新元素融入古老的乐曲中,在她的全新演绎下,贵州薅秧号子《抢火腔》、粤语号子《咸水歌》这些充满着民族特色的劳动号子焕发了新的生机;产生于造纸技艺的竹麻号子在消逝与拯救中挣扎前行,传承人张典华、扎西多吉惊喜亮相,唱响原始质朴、高亢激昂的竹麻号子,让这“稀世珍品”走进寻常百姓家……

  萨顶顶回忆在大学学习音乐史时,曾经专门学过劳动号子。她说:“其实全世界各民族的音乐艺术都诞生于它的劳动。而劳动能够带来什么呢?它能带来亲情、爱情、事业,应当说所有的一切都来自劳动。这个节目让我们重新把劳动和音乐结合在一起,给新时代的年轻人一种思考。”

  “劳动号子是对劳动的歌颂,是劳动的宣言。可以说,劳动号子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是最硬核的青春之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很多靠力气完成的工作正在被机器所取代,不少号子正在迅速消失,变成了文化遗产。我们以劳动号子为题,就是要让正在远去的号子音乐,以一种全新的形式重新回到我们的视野里。” 王若实说。

  劳动号子连接过去与未来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几十几道湾上有几十几只船哎?”《黄河船夫曲》的吼声还在黄土高原回荡,人类史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已经翻开了中国“南水北调”的新篇章;“大海驶船船尾齐,丢低麻篮望夫归。行出天字码头请只小艇仔,艇仔扒开把眼睇。”当岭南渔民温柔地哼起《咸水歌》,港珠澳大桥已经霸气地横空出世。劳动号子,在艺术家们的重新演绎下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为了能更深入地体验劳动者,感受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精神,参与节目的艺术家们在创作前都会深入劳动一线体验生活。“时代号子手”陈思思在节目中走进了广州的城铁、地铁的职工当中,来到了港珠澳大桥建筑工人身边。她说:“号子在过去是用于协调工作的,它本质上其实也是一种文化精神,与我们现代人齐心协力、同心奋进的劳动精神内核是一致的。比如我在节目的第一期中唱的《小扁担三尺三》,这首歌表现的是我们女性开始有了劳动的权益,能够快乐的参与家庭劳动当中,所以我觉得能够唱这样号子非常的有意义。虽然说离大家的生活已经比较陌生了,但是其中原汁原味的号子精神依然没有变。”

  为了让观众了解音乐背后的历史与文化,节目特别设置了鉴赏人对歌曲知识进行普及和延展。节目鉴赏人、作曲家张千一觉得,所有的号子都有鲜明的力量,因为人们在劳动行为的过程当中的曲折与艰辛,要求他必须要有坚定的意志。他高兴地发现,现在很多90后的歌手,也很喜欢号子,并用自己的方式来演绎,甚至还有一些新创作的号子歌曲。这无疑是在向经典致敬,向号子致敬,向劳动号子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和精神价值致敬。

  艺术的至真打动人心

  “节目开始邀请我的时候,原本我很犹豫,因为自己并不是做音乐的,但是当主创人员给我听《黄河船夫曲》时,立刻被打动了。我觉得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灵魂,这首歌里讲述着人跟黄河母亲(自然)之间又依恋又搏斗的关系。”节目鉴赏人、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说。

  在蒙曼看来,号子是给人一种黄土感的歌曲,它非常的浑厚,有力量。而艺术表现出来的这种“真”就是具有穿透力的东西,永远打动人的东西。

  作为新生代歌手,霍尊在参加《劳动号子》的演绎过程中,起初会有一种时代的隔离感,“我不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号子的概念不是很清楚。但听了后,却发现好多其实伴随我长大。而号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虽然是特殊年代的产物,但词、曲、精神内核质朴而纯真。每个时代都有他的劳动人民,我也是其中之一,只不过按照我们自己的劳动方式去回馈大众,所以在演绎这些歌曲的时候怀揣着质朴而纯粹的心反而没有什么压力了。”

  我们现在常说,文化的传承要进行现代性转化,要能够吸引年轻人。“时代号子手”王宏伟在参与节目中的最大感触是,“民歌也可以很时尚,但是再时尚还是要原汁原味,失去本真就不是民歌了。我觉得民歌要传承发展,要让年轻人喜欢,不仅需要观众要有一定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更需要音乐家在演绎这些传统民歌的时候,能够精准表达。如果没有唱出原汁原味的东西,就不可能吸引年轻的听众。面对这些渐渐远离我们的经典作品,我们要以职业精神与担当,去做好传承发展的工作。”(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赵亮)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张敏

图说教育

  • 戏剧+教育:向爱而行,向美而生

  • 甘肃老艺人进校园“手把手”教聋哑孩子感受泥塑魅力

  • 传统花瑶舞蹈 绽放大学校园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 新时代劳动号子再成青春之歌

    近日,由广东卫视推出的大型原创音乐文化节目《劳动号子》正在热播,王宏伟、戴玉强、霍尊、陈思思等六位“时代号子手”演绎60首经过精心改编、重新编配的号子歌曲,成为新时代流行的经典。

  • 石嘴山发布职工“五小”成果

    12月17日,宁夏石嘴山市总工会举行第八届职工“五小”成果发布会,共有90项成果分别获得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

教育论坛

名人坊

  • 赤子李德威:科学苍穹里,有他的光亮

    采访李德威,让我难忘的是这一串数据——终年56岁;40年潜心地质学研究,发表论文100多篇;25年奔走在世界屋脊,用脚丈量冰原荒漠,行程8万多公里;临终前留下10个大字:“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

  • 2019,痛别32位院士

    截至12月中旬,这一年,我们已相继送别32位两院院士——这也是2018年逝世的院士总数。此外,还有数位在所属领域居功至伟的科学家也于今年离世。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