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打造产业工人终身教育平台——
厦门“职工学堂”开门办学
职工学员正在学习数控技术。于灵歌 摄
阅读提示
职工走进学校免费学习,还能领取300元到3000元不等的补助——厦门市总工会推出“职工学堂”,盘活、整合、依托全市职工教育、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资源,为一线职工送出福利大礼包,探索打造职工终身教育的平台。
2019年年底一个周日的下午,在厦门市集美工业学校逆向设计与3D打印实训基地,15名学员在电脑前专注地操作着建模软件,指导老师不时走到学员身边,一对一讲解三维模型设计。
课堂里的这些学员是来自厦门市不同企业的一线职工。这些培训课程,是市总工会开设的“职工学堂”的内容。
“职工学堂”教什么,职工有没有求学意愿,学校如何开门办学,带着一系列问题,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多家“职工学堂”。
招生名额不到一分钟被抢光
数控技术、办公软件技能提升、逆向设计与3D打印……近日,记者走进集美工业学校“职工学堂”,看到课程表中有职业技能鉴定类、专业技能类和生活技能类3个类别培训项目可供职工选择。
该校职业培训中心主任陈世鹏介绍,2019年挂牌后共开设2期“职工学堂”,共涉及14个项目,招收440人次。部分课程开展小班化教学,报名通道在市总工会官方平台一经开放,名额不到一分钟就被抢光。
2018年12月,厦门市政府与市总工会第20次联席会议议定,由市总工会牵头,协调市教育局、人社局等相关部门参与,以“职工学堂”探索打造产业工人终身教育平台。2019年“五一”前夕,首批10家“职工学堂”正式挂牌,这其中除了集美工业学校等职业院校,还整合了行业、企业、社会培训机构等优质培训资源,并依托市工人文化宫等机构,重点开展学历提升、职业资格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培训、文化素养培训5类培训。截至2019年11月底,累计开展562场活动,服务职工20733人次。
挂牌“职工学堂”后,厦门市广播电视大学开设了一些与岗位紧密对接的课程,如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等,相对提高实践类课程学时占比,还将部分课程同证书考试相结合,如学员可以在修完《计算机应用基础》后考取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
“‘职工学堂’盘活、整合、依托全市职工教育、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资源,加快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提升职工素质教育工程。”厦门市总工会副主席刘义平介绍道。
学员获300元到3000元不等的补助
近日,厦门市超日精密磨具公司模具设计科科长张团员发了一条朋友圈:“这么多作业,来点鸡血!”配图里的电脑屏幕上显示,“企业战略管理课程还有13份作业和测验待完成”。
张团员是厦门市广播电视大学2018年工商管理本科秋季班的学员,还报名了厦门市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项目。为了平衡好工作与生活,张团员每天早上把当天工作计划好,基本在上班时间的8小时内把当天的工作完成。“现在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来学习,尽管忙了点、陪家人时间少了点,但课程时间只有两年半,家人也比较理解和支持。”
考虑到学员都是在岗职工,“职工学堂”的课程多数安排在周末。但是,要赶到学校上课,对于不少职工来说还要克服种种现实困难。
有学员对记者表示,工作日挤不出时间学习,休息日上课,需要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有时周末要加班,没办法只能缺课。由于无法平衡工作、生活、学习,有的学员甚至中途退出。
不过,更多人选择了坚持学习。
正在“职工学堂”学习行政管理的范文宜是一名会展音响操作工。他坦言,和以前在学校时学习相比,工作后参加学习压力更大。工作任务集中的时候,范文宜一天要工作15、16个小时,这样的状态要连轴转3、4天。正因为平时工作比较忙,范文宜学习课程更需要协调工作和生活。范文宜告诉记者,除了安排好工作之外,他常常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学习,在家时常等家人入睡后再学习。
“在公司工会的宣传、推广下,我身边不少同事报名了学堂的培训、学习项目等。”张团员说。
为减轻企业职工参与教育培训的压力,厦门“职工学堂”为参与课程的学员发放每人300元到3000元不等的补助,降低职工素质提升的成本压力。为了让更多的产业工人参加培训,市总工会下一步将考虑开设“移动学堂”,将学堂办到企业和园区,让职工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培训服务。
结合职工需求进行课程设计
“为提升培训质量,学校设置了课程资源库,定期收集校内优质课程资源,每期都结合职工需求进行课程筛选设计,保证开设项目的实用性、针对性。”集美工业学校副校长欧阳超认为,这也帮助学校整合出优质的培训课程和培训师,促进学校进一步开展多种类、多方向的职业培训。
在厦门市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吴松青看来,提升“职工学堂”办学质量,如何整合学校资源进行重点投放是关键。 “应当发挥学校师资、实训条件等优势,将职业教育、开放教育与补民生短板、服务厦门‘三高’企业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调整课程体系,加强开放教育的职业性、职业教育的开放性。”
学校办学资金困难怎么办?对于公益性课程,由各学堂聘请培训讲师,学员参加课程完全免费,讲师费用由厦门市财政和市总工会的配套资金承担。
厦门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许毅青表示,“力争至2021年,在全市建成‘职工学堂’50家,实现全市教育培训资源普遍向职工开放。”(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于灵歌 李润钊 工人日报-中工网通讯员 李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