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职教天地

应及时摸底师生身心健康状况

2020-04-26 09:39:06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就复课提出十条建议

  应及时摸底师生身心健康状况

  中国教育报北京4月24日讯(记者 欧媚)为更好帮助各地师生顺利适应新学期,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开学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校园学习,今天,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向全国中小学校提出十条指导建议。

  专家指导委员会建议,学校要做好开学复课衔接工作,提升学生的学习生活适应能力。对于入学后学生可能存在的适应不良问题,学校要提前预判,在教学安排上预留调整适应期。上好“复学第一课”,通过开展疫情防控、生命安全、卫生健康等主题班会,积极引导学生分享、总结居家学习生活期间学习体会和成长感悟。

  学校在开学前后要及时进行师生身心健康状况摸底,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专家指导委员会提醒,要关注疫情对师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可能存在长期性和隐蔽性,有些心理应激症状会延迟出现,国外疫情形势发展也可能给师生带来心理困扰,进行师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时要注意定期、多次、全面掌握。

  要注重结合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与个性差异开展工作。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鼓励他们用游戏的方式表达,学会识别情绪并加以调节;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鼓励他们加强人际交往,通过沟通表达情绪、情感,提升积极心理品质;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采用班队会等多种形式,进行生命教育和生涯教育。

  要关注和重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学生,对其提供充足的情感、生活和学业支持,开展有效心理辅导,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应对、及时上报。特别关注在疫情前就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特别关注来自重点疫区或身边有亲人感染新冠病毒并对此感受到焦虑和压力的学生,特别关注在疫情期间出现明显情绪问题、沉迷电子产品或行为出现偏差的学生。

  针对受疫情影响产生严重心理问题的个别师生,学校应提供长期专业心理干预、转介和支持服务。对于存在严重心理和行为问题以及精神疾患的师生,学校应做好隐私保护,设立标准化处置流程,及时将有关情况反馈给家长或亲属,并转介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和心理援助机构,联合家庭、社区及医疗机构将各项流程措施落实到位。

  专家指导委员会还特别提醒,新学期开学,教师工作压力较大,要通过多种方式缓解教师职业压力。学校要切实关心教职员工心理健康,帮助他们解决教学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组织形式适宜的教师活动,鼓励教师自主调整情绪,建立积极的生活观和工作观,提高生活满意度和职业幸福感。

  对面临疫情、考试和升学多重压力的初三、高三年级学生,专家指导委员会建议,学校要及时向教师、学生和家长解读考试延期带来的复习、考试、志愿填报和录取招生等安排的变化。教师要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工作,及时分析学情,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复习规划。

  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大量信息传播对师生产生的心理和观念冲击,专家指导委员会建议学校要及时向全校学生、家长及教职员工传递权威政策信息,避免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猜测,提高信息辨别和独立思考能力,改善焦虑情绪。

  疫情防控工作是中小学开学后较长一段时间的重要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建议,中小学校要重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公开透明,定期向全体师生、家长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公布相关工作进展,提供有效沟通渠道,听取师生和家长对于学校疫情防控的意见建议。此外,专家指导委员会建议,良好的家校沟通对于平稳复学非常重要,学校要加强家校沟通,指导家庭教育,协助家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郑鑫

图说教育

  • 重庆巫溪:学知识 助脱贫

  • 香港中学文凭试即将开考

  • 河北高三年级学生开学复课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 应及时摸底师生身心健康状况

    为更好帮助各地师生顺利适应新学期,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开学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校园学习,今天,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向全国中小学校提出十条指导建议。

  • 浙江湖州:40万学生收到开学“心理大礼包”

    日前,浙江省湖州市40万名中小学生收到来自该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心理大礼包”。全市分批开学时间确定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调适好开学复课心理,该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进行心理调查问卷。

教育论坛

  • 让“复学第一课”更富营养

    “我握着患者的手,靠近他的耳旁说‘不怕,有我们,相信我们’……”4月7日,在江西南昌外国语学校的“复学第一课”上,南昌市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赵琳通过校园广播,向同学们讲述自己和战友的援鄂战疫故事。

  • 新学期心理健康教育要“三性并举”

    我国学校普遍比较重视毕业年级的心理疏导,激励学生以自信的心态备考。今年毕业年级学生的心理状况更加复杂,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是“急学生之所急”。

名人坊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