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图说教育

现在,不要问我想不想出国

王雨禾(北京市五中分校初三13班)
2018-10-29 08:29:25

  杜克大学图书馆 周成刚/摄

  我在北京读初三,上学期在美国波士顿的剑桥地区上了4个月学。要说感觉,除了开始有点语言障碍,那所公立学校的学习压力并不重,每天3点多就放学了,也没有什么作业,跟我以前每天五六点放学,在家做作业到10点多的生活相比,简直舒适极了。

  我在北京上的学校是重点中学,管理非常严格,学习的压力也很大。但我一直认为,这种从严管理、学业繁重的学习方式是绝对正确的。毕竟,磨砺出刃锋,只要吃了足够的苦,努力了就能成才。但我一直疑惑,为什么我们这些中国学生如此刻苦,凿壁偷光,寒舍夜读,却在许多方面仍然落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人们些许呢?

  最先感受到的,是美国人的开放和包容,思维确实比较活跃,不怎么受限制。这可能是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在国内的课堂上,我们总是因为怕说错了,被其他同学嘲笑,怕被老师看不起,而不敢轻易回答。但是,在这里的课堂上,不论这个回答听起来有多么愚蠢,或者说与课堂基本无关的提问也是被允许的。他们都格外自信,在一次一次的Social study(社会研究)课上我感受到:他们,和我们不一样。

  也许是这种坚定的指向性,让他们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从小就树立了自己的目标,又或者,这才是他们成功的最大原因。

  这几个月的生活,我还有一个感受,就是看问题更理性客观了,不会太过于偏听偏信。以前,说起美国,人们最常提起的就是素质,拿着美国人竞选总统的演讲稿,艺术家创作的影音诺贝尔奖,展示的知识成果等,侃侃而谈,然后又摆出国人随地吐痰,乱闯红灯,马路寻衅的例子,然后说“看,人家有多先进,对比多么明显”。说这些话的人,我认为他们实际上根本没去过美国,然后就妄自菲薄。

  我们没有那么不堪,美国也没有那么美好。我在美国参加过一个志愿活动,去清理查尔斯河附近的垃圾。我看到了,几乎覆盖河岸五花八门的塑料袋和泡沫塑料;我也看到了,路边人行道上随处可见的烟头口香糖;我还看到了,一个路人将饮料一饮而尽,随手将瓶罐扔在地上;我也看见了,街边涂着浓重眼影抽烟的少女,看见足球场上欢笑嬉闹的孩子,看见背着书包踏入哈佛校门的有志青年,也看见天桥下成堆的垃圾中衣衫褴褛风烛残年的老人。不过当然,更多的人对我们清理垃圾的志愿行动给予肯定和支持,报以友善的微笑,也有人专门过来道一声谢谢,还有路过的人带着她的孩子加入我们清理河岸的队伍。都是一样的,我心里平静地想。并不是所有人都如同天使般高洁,都气质出众,举止不凡,虽然我们都已经习惯了以偏概全,但当你真正了解一个地方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其实这里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不同。这才是真实的、一个鲜活的美国社会。

  尽管开放和包容是美国人的主要特点,但也有一些隐藏的东西,可能在这里时间长了就会深有感触。在美国的学校里,我跟老师有过一段谈话。他是一个来自新墨西哥的人,他对我说,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他说他曾多次因为是墨西哥人,而被人歧视,被人嗤之以鼻,他说他不想进入什么店铺,因为售货员看他的眼神和看别人完全不一样。而白人进入时,他们哪怕素不相识,也会互道一声早安。他们认为墨西哥人都是小偷,都是罪犯,电视上就是这样播报的,永远只播报涉及新墨西哥人的案件。他说:我们自己知道,真正这样的坏人,在1万个人中都不见得有两个,但他们却因此否定了全部1万个人,你说,1万个白人中没有两个罪犯吗?这两个情况几乎一模一样,而唯一的区别在于,否定我们的是我们自己。

  在我回国之后,和我母亲一起坐在回家的地铁上时,她问我,你将来想不想出国?

  对这个问题我目前没有答案。在美国生活这4个月,让我知道了,一个本不属于这里的人强行适应有多么困难,我无法想象我将这样度过以后几十年的日子。我和父亲去拜访过他的同学,大学毕业后到美国留学进而在这里工作和生活。这位叔叔说,一个华人、一个外来人,不论你有多么优秀,多么努力,你最终都是与上层的圈子隔离的,人人都可以藐视你,你所在的这个圈子会被本土的美国人嗤之以鼻。但是,美国确实也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创新、包容、自信,还有我那些热情的同学。这时我又想起了在波士顿的美国同学,他们会不会考虑这个问题?

  当我独自一人背着包,拖着一个巨大的箱子,站在安检门口回望远处,仍在向我挥手的父亲,以及他背后窗户里的一点远方时,我心里腾起了一点留恋,不知是对我这几个月轻松的生活,是校车上和我一起听音乐的同学,是我的英语老师,是软糖,是时不时周末我爸拖着我去听的哈佛音乐会,是和同学还没打完的那桌台球,是还没有完成的social study作业,是还没有开始的泰坦尼克号课题,是每天放学后与同学挨个道别的轻快,是门外空旷无人的公园,又或是一种说不上来却令人愉悦的氛围?我坐在飞机上,从半拉下挡板的窗户往下看。我生活了4个月的波士顿,已经缩小成了一片毫无辨识度的土地。我试图从其中辨认出,我最常去的那些熟悉的地方。

  我打开手机锁屏,我的母亲已经开始给我发消息了。哪里都有独特之外,我并不是释然,只是没有必要再去想了,生活最终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让自己变得优秀才能有选择的权利。我闭上眼睛把这些杂七杂八的念头清空,好好休息吧,我告诉自己,“还有一段新的征程在等着你”。

  王雨禾(北京市五中分校初三13班)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李林杉

图说教育

  • 现在,不要问我想不想出国

  • “抢人大战”提前打响

  • “洋学生”学汉语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 大国工匠热议工匠精神

    10月23日,河北团三位技术工人代表张海波、金鹏和孙东辉(从右到左)在等候采访时表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新时代技术工人要成为创新主力军。10月23日,河南代表团梁兵、杨金安、胡中辉(从左至右)三位代表边走边谈工匠精神。他们去年一起获得了“河南省首届中原大工匠”殊荣。

  • 求职火拼愈烈逼强研究生“求生欲”

    面对几百万的求职大军,即便是手握硕士学位,身处或即将迈入求职这场拼杀中的研究生也不淡定了——考证、辅修、培训,努力以各种砝码加持,可以说,“求生欲已经很强了”。眼下,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资格笔试在即,北京某高校化工专业研二学生李涛所在的实验室,8人中有4人正在为此备战。“多考一个证,万一以后从事教师行业呢。”李涛说。

教育论坛

  • 严字当头 爱在其中

    教育家黄炎培曾云:职业教育目的,一是谋个性之发展;二是为个人谋生之准备。多年来,随着国家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国内高职高专学校已达1300多所,在校学生超过千万。

  • 00后的国漫热

    上海,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国产动漫时光廊。视觉中国供图(资料图片)“道友?”北京的初二学生小雅在写作业的间隙,瞟了几眼手机后便迫不及待地在班级群里@了自己的一位同学,这位同学刚刚在朋友圈更新了一条信息

名人坊

  • 许保玖:水业泰斗

    上世纪80年代,许保玖在自来水厂检查设备。中国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清华大学教授许保玖。今年4月,许保玖迎来了百岁寿诞,恰逢清华大学107年校庆,学生、同事、朋友和行业代表300余人,从天南海北赶来,汇聚一堂,场面热烈。

  • 科研攻坚 片刻不停歇

    陈化兰(右一)正在与学生一起查看实验结果。这位女院士就是陈化兰,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