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图说教育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打造“燧石工程” 让爱国主义扎根校园

2019-10-18 13:33:11

  2019年10月1日, 北青政500名师生参与国庆游行和群众联欢活动

  北青政历经3年精心打造共青团史音乐剧《燧石》,师生同台表演

  北青政志愿者长期进行天安门志愿服务活动,并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图为主题团日活动中志愿者参观纪念碑浮雕)

  “夜宿在王府井寸土寸金的街头,奔跑在十里长安街,我们所有人的高光时刻,满眼满心都是感动。26方阵最棒!北青政的师生更棒。”2019年10月1日,2018级青少年工作与管理班宋佳宁在走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方阵后表达了自己的爱国热情。

  2019年国庆期间,也是首都高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开展阶段。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以下简称“北青政”)抓住这一重要节点,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主题教育中,精心打造了一场学习、一次讲座、一次观影、一场研讨、一场实践等5项活动,激发师生们的爱国热情。

  事实上,北青政的爱国主义教育由来已久。学院办学30多年来,扎根京华大地办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文化育人,全员全程全方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举全校之力,精心打造爱国主义教育“燧石工程”。

  融入

  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主题教育

  一场学习、一次讲座、一次观影、一场研讨、一场实践……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北青政10月份陆续推出5项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主题教育中。

  2019年10月8日上午,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党委书记程晓君带领大家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10月8日下午,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举行,学院领导班子和全体处级干部参加了学习。学习会邀请文艺评论家、清华大学高伟博士结合爱国主义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进行爱国主义专题讲座。

  同样是10月8日下午,全体处级以上干部集体观看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电影中七位导演分别取材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讲述普通人与国家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很多教师第二次第三次观看,仍然感动不已。

  观影后,处级干部以二级理论学习中心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研讨,畅谈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大家纷纷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紧密结合,抒发爱国主义情怀。

  对于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活动和广场联欢活动的北青政近500名师生来说,这场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在10月1日后还在继续。每位学生撰写感受,讲述参与庆祝活动的训练故事、游行故事、联欢故事,体会个人的成长,感受个人融入祖国发展大潮的荣誉感。2018级平面设计班谢宜平说:“我从出生到现在干的意义最大的一件事——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在这62天的训练当中,我的收获感触颇深,爱国情怀在我的心中迸发,我会永远记得通过天安门那一刻激动的心情。”

  历史

  “燧石工程”与学院共成长

  在北青政,无论老师还是学生,每个人都知道“燧石工程”。 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源于学院近三年精心打造的原创团史音乐剧《燧石》,是北青政的德育品牌。燧石,又称火石,是中华传说中先祖击燧取火之石,寓意青年大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中锤炼成长、迸发出青春光芒。

  爱国主义教育“燧石工程”的建设是一个渐进式发展完善的过程,可以说,“燧石工程”与北青政的成长同行,大致分为起步、增强、发展、成熟四个阶段。

  1956年,北青政的前身北京市团校成立,从那时起,德育品牌就创建起步,爱国是鲜明底色。1986年北青政成立,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学院题写院名,适应改革开放新要求,培养堪当重任的青年人才,成为学院创建使命。德育品牌得以增强,担当是殷切期待。

  进入新时期,教育面临新时代、新考验,学院党委坚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启动了系列德育项目,品牌迅速发展,责任是时代使命。2017年以来,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聚焦、细化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的根本任务和育人模式。

  2019年,在“我和我的祖国”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的推动下, “燧石工程”思路更加明确,内容更加丰富,运行机制更加顺畅,品牌已经成熟。

  内容

  “燧石工程”打造“12370”模式

  具体来说,爱国主义教育“燧石工程”包括一种精神、两个统领、三个阶梯、七个建设项目和十个活动品牌,简称“12370”模式。

  一种精神即“燧石精神”。它源于五四精神,聚焦于五四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两个统领即学院两个顶层设计文件。分别是2013年《基于年级特点 构建三年一贯制高职学生教育培养体系”工作方案》以及2016年《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十三五”人文素质教育专项规划》。

  三个阶梯即高职三年学制中设计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阶梯式培养方案。通过课堂—校内小舞台—社会大舞台—网络大空间等四个不同空间的转换,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传播转换,培养主动担当意识,塑造社会责任感。

  七个项目即打造七大建设项目。包括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成长学堂、舞台表演、专业实践、志愿服务和网络媒体。

  十个活动即培育十个爱国主义教育品牌活动。分别是退伍学生微课堂、中国故事微课堂、成长学堂德育课、《燧石》团史音乐剧、综艺表演《红色家书》、寻访吟诵《诗经》礼乐、红椒先锋训练营、北青政实践学期、北青蓝志愿服务活动、青桐网络工作室。坚持每个品牌有故事、有理念、有成果、有代言、有影响。

  一年级 学生登上思政讲台

  北青政爱国主义教育“燧石工程”按照三个年级学生特点,坚持三年一贯制,抓住课堂、舞台、社会、网络四个阵地,按照“知-情-意-行”的教育规律,引领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担当,表达爱国主义热情,奉献祖国、奉献人民。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刚刚完成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身份转变,从成长角度来说需要夯实理论基础,从职业教育规律来说也需要掌握职业素养和基本理论。为此,多年来,北青政坚持以学生理论社团为骨干,一批青年学生在思政课讲台上现身说法,分享成长感悟、解惑理论重点难点和社会热点。

  2019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又在退伍大学生中择优考核筛选,经自愿报名、书面初选和现场试讲、颁发聘书等环节遴选产生了三名小讲师。三名小讲师登上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讲台,他们阐述的理想、信念、爱国与强军的道理和故事,使思政课堂趣味盎然。

  北青政还将专业课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力争在专业课上讲好“中国故事”。这也是学院作为文科高职20多个专业多年来的普遍共识和集体行动。比如,旅游英语专业用英语讲述中国绿水青山故事;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讲述中国敬老孝老故事;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用镜头记录首都发展和青年奋斗故事等等,以此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除此之外,根据一年级学生在独立校区学习生活的特点,学院还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广阔阵地推行“成长学堂”,构建高职新生素质教育“课外课”培养体系。成长学堂开展“聚在国旗下”、“红色基因我传承”、“‘青春集结号’志愿服务”、“法治正青春”等系列主题活动,通过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激发爱国主义情怀,筑牢青年学生思想品德之基。

  二年级 文艺铸魂师生同台

  在完成了一年基本理论储备后,二年级爱国主义教育进入“情感”教育阶段。这一阶段主要采用文艺表演的方式,以二年级学生为主,把“爱国主义”放在校内的舞台上,师生同台、共同演绎,共同完成“爱国主义”的艺术体验和表达,探索一条“文艺培根铸魂”之路。

  原创团史音乐剧《燧石》以音乐剧的形式讲述了100年前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后,以邓中夏、高君宇等为代表的爱国青年满怀共产主义理想,在“家”与“国”,“小爱”和“大爱”之间,毅然负重,青春许国,在李大钊、陈独秀等共产主义革命先驱的指引下,反抗旧时代、传播新思想,创立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为更加强大的中国接力奋斗的感人故事。

  综艺表演《红色家书》,取材革命烈士江姐、林觉民、杨开慧等的家书,以配乐朗诵、点评、互动相融合,营造感人舞台艺术效果,展现革命先驱重亲情、重爱情、热爱生活,但为了信仰的主义、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慷慨就义,悲兮壮兮、可歌可泣。

  寻访吟诵《诗经》礼乐,聚焦中国礼乐文化。北青政师生怀揣《诗经》,诵读着《七月》《公刘》,一路和歌而行,寻访公刘遗迹;拜谒岐山周公庙,在周公雕塑下吟唱“蒹葭”、“鹿鸣”;一路经过泾河、渭河、沣河,体会五丈塬的嶙峻苍莽,体味一种回到祖先怀抱的感觉。

  通过文艺表演,理论兴趣被唤醒,爱国情怀被表达,青年责任被洞察,思政工作提高了感染力。有老师深有体会地说:“当师生找到了一致的兴趣点后,就会发现,思政工作其实没那么难。说复杂,思政工作是引领;说简单,思政工作其实更是沟通。”

  三年级 实践磨砺青年担当

  三年级,理论与技能传递到达了一定程度后,需要“行动”支撑,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爱国主义”最实在的行动就是奉献祖国,奉献人民。学院要求每位学生在实践中锤炼三种精神,即奉献精神、工匠精神和协作精神。有了三种精神,北青政学子广受欢迎,他们活跃在北京的基层岗位上,为首都发展奉献青春力量。

  北青政每学期最后三周的统一实践小学期,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设计内容,采用校企合作、企业培训、项目制、走进企业等不同方式。但是,不管方式如何,所有专业都将对国家时事政治、大政方针的关注融入实践教学中,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其中。多年来,参与两会报道、用双语讲述美丽中国、用画笔描绘党的生日、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为学院学期实践的重点项目。这些实践不拘泥于课堂,亲近社会,感受变迁,用专业技能记录社会、表达观点的实践方式深受学生喜爱。

  “北青蓝”是北青政志愿者的美称,因志愿服务时常着“蓝色”服装得名。每每国家和首都有重大活动,北青蓝都是成建制参加。从“北京亚运会”,到2008年奥运会,再到世界田径锦标赛;从新中国成立50周年庆典、60周年庆典,到“9·3”阅兵、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大活动各项工作;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到“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从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到宋庆龄故居,北海公园,都有“北青蓝”志愿者的微笑。在街道、社区、敬老院、幼儿园等基层单位中,也都有“北青蓝”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多年来,北青蓝有记载的年均志愿者5000人次,服务时长超过150000小时、服务对象250万人次,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片。

  此外,学院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党员和学生党员发展对象的教育培训为目标,组建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红椒先锋队”,打造“红椒”学生党建活动特色品牌。三年来,红椒先锋队的足迹走过北京国际青年营、怀柔生存岛、北大红楼、军事博物馆、国家博物馆、革命圣地延安、孔子故里曲阜、改革龙头深圳……共有近500名红椒队员顺利结业,300余名红椒队员成为中共党员,400余名红椒队员成为优秀毕业生,红椒队员们先后承担校内外2000余个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等工作岗位。

  特色

  贯穿三年 网络引领青年主导

  用青年参与的网络议程设置引领青年,发挥青年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是贯穿在北青政学子三年中的一条特色教育线。

  学院爱国主义教育网络引领的“中央厨房”——青桐网络工作室,取“青春童话”缩写的谐音,寓意像青青梧桐一样富有年轻朝气的工作室。工作室配备新媒体生产的精兵强将,包括摄影摄像师、网络编辑、视频编辑、新媒体运营等,由师生共同组成流水线式生产团队,将素材多平台生产,制作理论宣传、青年故事、热点讨论、节假日纪念、传统文化传承等产品,进行微信、网站等的传播分发。

  自2014年3月创立以来,“微观北青”推送近1000篇文章,仅2018年就推送212条。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短视频《我们都是追梦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短视频《100年,青春不负红色梦想》、配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年的梦想》《画笔讲述党的故事》等在师生中广泛传播。

  成效

  燧石精神鼓舞 摘得多项殊荣

  在燧石精神的鼓舞下,北青政学子积极奉献祖国,奉献人民。

  近5年,230余名学子投身西部建设;有150名学生光荣入伍,在军营谱写青春之歌;还有更多学生走上了幼儿教师、老年护理、中小学德育教师等岗位,在平凡岗位上奉献青春。

  2019年,青年工作学院的张雷同学从69所大学、近万名退役在校学生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大学生退役士兵。朱怡心获北京市“爱我国防”国防教育演讲比赛三等奖。

  2017年,北青政被教育部表彰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2017年、2018年,连续被表彰为北京市朝阳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燧石精神”培育了多个团队摘得多项殊荣。

  思政课团队调研报告连年在北京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社会实践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得优异成绩。2019年4月,成功承办北京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中心“青椒论坛”第10期,在线点播量突破3万人次。

  职业技能大赛团队连续多年在全国和北京市比赛中获得好成绩。2013年以来,83名学生累计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43项;在北京市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中累计获得奖项190项。2013年以来,共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5项,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

  北京高校师生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城市功能建设,“双百行动计划”自2018年启动以来,学院师生团队连续获批项目。2018年获批三项,2019年获批六项。

  党的十八大以来,燧石精神融入校园文化,让红色文化成为时尚,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共同打造了朝气蓬勃的新时期校园文化,为30年不断线的校园文化注入新活力。

  依托北京市团校培训平台,燧石精神辐射到更广的范围。《燧石》音乐剧面向北京市团干部公演,感染了每一个在场的观众,激发了团干部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全市中学生业余党校,学院教师讲授的《青年的理想、信念与信仰》《网络·青年·责任·担当》等激发了中小学生的爱国热情,带动了少年学子的成长。

  此外,社区干部培训、企业青年干部培训、西部地区团干部培训、少数民族青少年“三热爱”教育等,团校每年培训1万/人次以上,爱国主义教育都融入其中,辐射到了更多的青少年。

  (文/程晓君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张敏

图说教育

  •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打造“燧石工程” 让爱国主义扎根校园

  • 南开大学举行建校100周年纪念大会

  • 乡村学校有了“好课堂”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 “量子速读”骗局该收场了

    近日,某教育机构组织6至10岁儿童进行“量子波动速读”大赛及日常学习的视频在网络热传。视频中,一群孩子坐在一个大房间里,埋着头快速翻书,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孩子们指尖生风。

  • 中原油田网红学院受追捧

    日前,中原油田结合人才分布和培养目标,按照虚拟机构思路成立“人才强企工程·中原学院”,学院下设油气勘探系、油气开发系、油气工程系、公用工程系、管理支持系、党务政工系6个系。

教育论坛

名人坊

  • 院士开班培养乡土人才

    10月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技能扶贫班在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开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等在内的多位院士、专家及省、市有关领导出席开班仪式。

  • 他用双脚丈量1900公里长城遗址

    段清波是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从事田野考古与科研教学30多年间,他在秦汉文明研究与历代长城研究等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