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县学生实验操作大赛
彭水县学生在书法比赛上“下笔如有神”
教师组织学生课堂交流合作
彭水县学生展现运动风采
均衡关键词突破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是惠及亿万家庭的民生工程。
如何从“公平”和“质量”入手,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在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彭水县委、县政府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坚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通过科学规划部署,统筹协调发展,补齐教育短板,深化教育改革,精准打出“全面强化工作保障、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升队伍素质、全面促进内涵发展、全面改善教育民生”等一系列“组合拳”,推动义务教育健康可持续的均衡发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教育获得感”。
从旧校舍到新校园,从“粉笔头”到“互联网”,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如今,均衡教育的阳光洒遍了彭水城乡的每个角落,温暖着每一个孩子,带来了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气象。
坚持教育优先
夯实硬基础 扮靓学校增颜值
崭新漂亮的教学楼、设施先进的多功能室、独具特色的山谷书屋、清新雅致的校园环境……走进彭水第四小学,花香书香扑面而来,笑声歌声迎风飘荡,随处都透出其乐融融的气氛。
“学校的条件越来越好,每个老师都认真负责,开展的活动丰富多彩,我家孩子在家门口就读上了好学校。”彭水四小的一名学生家长高兴地说。
在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彭水,这样“高颜值”“有内涵”的学校比比皆是。“彭水把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全力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彭水县委书记钱建超说。
据了解,彭水县委、县政府将义务教育均衡工作纳入全县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制定并实施《彭水县创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突出问题整改任务分解表》《彭水自治县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规划》等,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督查督办。
为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统筹规划和有序推进,彭水县政府、县教委分别与乡镇(街道)部门、学校签订责任书,把责任落到实处。县人大、县政协深入学校开展调研工作,积极对学校标准化建设、师资建设、内涵发展等方面建言献策,共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属部门、乡镇(街道)通力协作,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教育优先保障和适度倾斜,凝聚良好攻坚合力。乡镇(街道)积极为教育办好事、办实事,切实抓好校园周边综合治理,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竭力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形成了各个部门密切联动、齐抓共管,全县关心、支持教育的局面。
实现教育优先发展,还需要优先投入、舍得投入。然而,彭水教育底子薄、起点低,全县财政并不宽裕。“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教育投入不能含糊半点。”彭水县县长石强说。
近5年,彭水投入资金70.62亿元,用于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投入达到了“三个增长,一个提高”要求。投入校园文化建设资金2060万元,让一所所学校文化内涵彰显。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投入资金3.1亿元,改造农村中小学72所,投资2.75亿元启动义务教育学校改扩建项目22个,新增占地面积8.2万平方米,新建校舍6万平方米,新建运动场4.9万平方米……一个个改善办学条件的建设项目完成,缩小城乡地区教育差距,为教育发展“提档升级”汇聚强劲动力。
推进强师兴教
锻造真功夫 成就高素质队伍
在各种教育资源中,师资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所在。
“我一辈子都在大山里,对我来说,最美的事就是看到孩子们长出翅膀,一个个飞出大山。”这是彭水县龙溪乡水田村小学老师张宗茂坚守的教育初心。
扎根乡村教育38年来,张宗茂对教育无私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守护乡村孩子的梦想,先后获得教育部首届“烛光奖”、感动重庆十佳教师等荣誉称号。
像张宗茂这样德高身正的好老师在彭水还有很多。彭水县万家山村小“轮椅老师”余国安用爱和责任守望乡村教育二十五载,被评为全国烛光奖——奉献奖、第三届“马云乡村教师奖”等;彭水县胡家堡村小老师夏昌权将青春献给边远乡村教育事业,被评为全国“敬业奉献”好人、重庆“最美乡村教师”等……
为何彭水能涌现出众多师德师风典型?
原来,彭水县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教师素质的首要任务,实施师德提升计划,以“做四有好教师”标准引领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开展师德楷模等评选表彰活动,严格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等,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除了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彭水在培训、用人、交流等方面探索路径,打造一支业务过硬的师资队伍。
近5年,彭水按教师工资总额1.5%划拨教师培训经费2926万元,用于对师资队伍提高培训。认真落实各级培训计划,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干部培训教师培训达5万余人次。培养市级骨干教师31名、中小学特级教师3名、市级学科名师4名、市级乡村工作室主持人1名,获“重庆市名师奖”1人。县政府命名名师工作室8个,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为解决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彭水创新完善教师引进和招聘机制,优先补充农村薄弱学校师资,5年累计引进和招聘教师1236人。同时,出台相关政策,实行行政引导与政策激励共发力,推进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工作。2013年以来,落实“三区”支教、村小支教政策,已选派支(走)教教师335人次,使农村学校师资达到均衡。
除了把老师“引进来”“用起来”,彭水还从激励机制入手,让乡村教师留得住、干得好。比如,彭水严格执行200—900元的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以及220元、300元的乡镇工作补助政策;实施“励耕计划”和“润雨计划”,惠及教师269名,5年累计投入269万元;推进教师周转房建设,已建成教师周转房815套。
彭水多举并措推进师资均衡,老师们教得舒心、过得暖心,他们的职业幸福感不断增强。
构建“一校一品”
计划稳落实 内涵提质看得见
“编织时,首先是构思创意:头脑里想好表达创意要编的器物,包括有主题的和非主题的。其次是根据创意恰当选材,包括种类、颜色和长短……”在彭水桑柘中学的藤草编织活动课上,罗登文老师正在向学生讲解藤草编织的相关知识。罗老师拿起稻草以编织、包缠、钉串、盘结等技法编成一个木心花,学生们不由得发出赞叹。随后,学生在他的指导下开始编织,完成一件件精美作品。
桑柘中学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藤草资源,以民间传统艺术为指导、民间艺人为桥梁、学生为载体,挖掘民间艺术资源,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藤草编织研究活动。
在彭水,有特色、有内涵的学校不止桑柘中学。
彭水第一小学坚持少儿漫画特色教学,建立“儿童漫画教学创作基地”,成为全国第8家“儿童漫画教学创作基地”,师生多次参加县市大赛获奖,多人作品选编入国内漫画刊物。彭水第二小学坚持把学校的发展壮大与内涵提升、特色创建紧密相连,开展毒品预防教育,保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彭水第三小学将交通、消防知识与技能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并被上级相关部门挂牌为“少年交通警察学校”、“少年消防警察学校”。彭水第五小学加强学生篮球兴趣爱好培养,让更多爱好篮球的学生参与到篮球训练当中来,强化篮球训练的普及,努力打造学校篮球特色,培养了一批优秀篮球学生。
这些是彭水实施“文化育人计划”,构建“一校一品”发展格局,不断提升内涵发展质量的生动体现。
在彭水看来,内涵发展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不竭动力。自彭水踏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征途,该县就十分注重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到资源配置与内涵提升同步发展的新高度。
打造特色学校,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学校品位,始终是彭水内涵提质的核心。该县出台《关于开展中小学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意见》,加强活动课程建设,深入实施艺术教育,落实“2+2”项目、“1+5”行动计划、课程辅助活动等,以每天一小时广泛阅读、一小时阳光体育锻炼、一小时课程辅助活动为抓手的“三个一小时”工程为保障,形成了苗族歌舞、竹竿舞、烙铁画、粘贴画、漫画、象棋、围棋、书法、足球、竹铃球、藤草编等系列特色校本课程,特色学校在彭水大地遍地开花。
目前,彭水中小学校基本形成“一校一品”“各美其美”格局。命名县级特色学校6所,特色项目学校7所,国家级、市级特色学校有20余所。
助力脱贫攻坚
敢啃硬骨头 教育惠民千万家
彭水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地处武陵山区,受历史和区位条件影响,贫困程度深,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对彭水而言,健全完善教育资助体系、实施精准资助是教育扶贫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彭水坚持“教育项目优先安排、教育资源优先拨付、教育需求优先满足”的“三优先”原则,扎实有效推进教育扶贫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享有更好教育的期盼。
教育扶贫是既利当前又管长远、最根本可持续的脱贫方式,只有将贫困家庭的孩子培养出来,才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从而彻底斩断贫困落后的“穷根”。彭水教育人对精准脱贫,全面改善教育民生有着共识。
“从2014年开始,彭水健全完善农村建卡贫困户和低保家庭学生、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个学段学习‘两个全覆盖’教育资助体系。”彭水县教委相关负责人说。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不让经济负担成为学生读书升学的绊脚石。”多年来,该县在出台《彭水自治县教育精准脱贫工作实施方案》作为依据保障的基础上,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坚持治穷与治愚、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家校共育、社会参与,充分激发贫困户内生脱贫动力。不但建立长效帮扶机制,还借助精准识别、动态管理,以教育脱贫推动贫困村、贫困户按期脱贫致富。
近5年,彭水发放资助金47201.04万元,受益学生62.9万人次。仅在2018年,彭水全面落实资助政策,兑现学生资助资金1846万元,惠及学生20897人次;免除城乡低保户、建卡贫困户、孤儿、残疾儿童2537人学前教育保教费、补助生活费265万元;落实义务教育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573万元,惠及学生9374人;落实义务教育非寄宿建卡贫困学生补助资金377万元,惠及学生8475人;发放普通高中及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633万元,惠及学生4215人;积极开展控辍保学工作,有效劝返辍学失学学生64人,确保无一人因贫失学。
与此同时,全县中小学开展千师访学活动,走访了15632名困难学生家庭。保障进城务工和随迁人员子女就近入学,确保享受“同城待遇”。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已累计投入资金20442.18余万元,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彭水保障特殊教育群体就学,建立“三残”少年儿童、留守儿童关爱体系。近3年,特殊教育学校利用节假日开展慰问活动,投入资金10余万元,惠及学生360多人次。县民政局已投入资金91万元,建成彭水五小、万足镇中心校、三义乡中心校等4个“留守儿童家园”,惠及学生675人。(谭茭 张骞月 图片由彭水县教委提供)
链接》》
发挥教育督导作用 推动教育更好发展
教育督导在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重大教育政策项目扎实落地、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提升、督促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对保障教育改革发展稳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怎样发挥教育督导更大作用,更好助力教育发展?彭水有这样一些开展教育督导的经验方法:认真实行《重庆市教育督导条例》中的要求,成立县政府教育督导委,配备正式编制专职督学3人,建立教育督导责任区5个,配备专职责任督学22人,建立县级、片区、学校“三位一体”督导工作体系。创建学习型教育督导组织,实施“每月读一本书,三年帮一所薄弱学校”等“八个一工程”,提升督政督学的办事能力与水平。督导学校落实到位,开展全县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常规30条、教学“七有效”、艺体学科监测、“全面改薄”、校园安全、均衡发展等专项督导,增强学校的软实力。
接下来,彭水还将持续加快机制创新,努力探索教育督导的新思路、新办法,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办事高效的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开创教育督导工作新局面,助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