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名人坊

樊锦诗:敦煌的召唤 一生的归宿

本报记者 宋喜群 本报通讯员 王雯静
2019-10-24 07:57:01

  【致敬共和国勋章 国家荣誉称号人物】

  “我躺下是敦煌,醒来还是敦煌。”这是挂在樊锦诗嘴边的一句话。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樊锦诗获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从1963年第一次“触碰”莫高窟至今,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樊锦诗都围着莫高窟转。在今年“改革先锋进校园”甘肃省专场活动中,她动情分享:“敦煌已经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能为敦煌做事,我无怨无悔!”

  出生在北京,生长在上海,樊锦诗初到敦煌时,被云蒸霞蔚的佛国世界震撼,而与精美艺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敦煌恶劣的生活环境:住土房、吃杂粮,没有水、不通电,卫生设备匮乏。

  “离开了就没想再回去,这是真话。”因水土不服、营养不良,樊锦诗不得不提前结束实习,回到北京。

  世事难料,毕业分配的时候,樊锦诗被分配到了敦煌研究院,而这一待就是一辈子。

  “对敦煌的了解越深,就会对它越发热爱。”樊锦诗说,和很多前辈一样,我一开始也只是想看看敦煌,谁知道这一看,就离不开它了,而且待得越久就越离不开它。

  1998年,樊锦诗出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正值西部大开发、旅游大发展的热潮,莫高窟的游客数量急剧增长让樊锦诗既高兴又担忧,“洞子看坏了绝对不行,不让游客看也不行。”

  世人都希望莫高窟“万寿无疆”,但是这不可能。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的改变,对脆弱的洞窟而言都是不小的打击。

  如何让珍贵而脆弱的艺术 “活”得更久,成为樊锦诗日夜都在思考的问题。

  “这么一座世界文化遗产,在我的手里,如果有什么闪失,我就是罪人。”成为院长后,樊锦诗感觉肩上的担子一下子就变得沉甸甸的,“我常常想起这个还没做,那个还没做,就会冒出一身冷汗。”

  一个偶然的机会,樊锦诗接触到了计算机,“那时我就感觉,莫高窟有救了”。那时已经65岁的她产生一个大胆的构想:要为每一个洞窟、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建立数字档案,利用数字技术让莫高窟“容颜永驻”。

  在樊锦诗的推动下,敦煌研究院形成了一整套先进的数字影像拍摄、色彩矫正、数字图片拼图和储存等敦煌壁画数字化保存技术,制定了文物数字化保护标准体系。目前已完成了敦煌石窟211个洞窟的数据采集,130多个洞窟的图像处理、三维扫描和虚拟漫游节目制作,43身彩塑和2处大遗址三维重建。先后上线中英文版本的“数字敦煌资源库”,实现了敦煌石窟30个洞窟整窟高清图像的全球共享。截至目前,“数字敦煌”资源网的全球访问量已超过700万人次。

  2014年,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开始投入使用,既缩短了游客在洞窟的滞留时间,减轻了洞窟长时间开放对文物保护的压力,使洞窟得以“休养生息”,同时把精美的壁画、彩塑“搬”出洞窟,让游客更好地欣赏和体验敦煌文化艺术。

  樊锦诗说,敦煌研究院已经成为国内外最大的敦煌学研究实体,并且利用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手段,实现了旅游开放和保护管理的创新,使保护和利用得到平衡发展。

  在樊锦诗看来,因为热爱,所以才会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它。

  “有时候,甚至觉得敦煌已经成为我的生命了”。樊锦诗很喜欢中唐第一百五十八窗的卧佛,每当心里有苦闷与烦恼时,她都忍不住想走进这个洞窟,瞬间忘却许多烦恼。

  樊锦诗曾为《敦煌:众人受到召唤》写序:与千年洞窟相比,人的一生非常短暂,我们能在短暂的一生中与敦煌相伴,为保护莫高窟尽一份绵薄之力,就是极大的幸福。

  在敦煌研究院里有一座名为“青春”的雕塑,一位短发少女拿着草帽,身体微微前倾,意气风发,雕塑的原型就是初到敦煌的樊锦诗。

  青春。樊锦诗把青春奉献给了敦煌,奉献给了莫高窟。而从她来到敦煌的那一天起,这里的每一粒黄沙起舞,都是在歌颂她的青春年华。

  (本报记者 宋喜群 本报通讯员 王雯静)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张敏

图说教育

  • 萌娃“创文”:最有意义的“文明课堂”

  • 北京市市级冰雪示范校明年将达200所

  • 制作纸艺熊猫 培养环保意识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 广州黄埔举行建筑工匠技能擂台赛

    近日,由广州黄埔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总工会联合举办的黄埔区首届建筑工匠技能擂台赛在中建铁投集团轨道交通公司A3-2项目拉开帷幕。

  • 河南首个“数字职工书屋”落地

    10月16日,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大河书局与漯河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共同建设的“河南省标准示范化职工书屋”揭牌投入使用。

教育论坛

  • 如何破解高校“唯论文”顽疾

    长期以来,高校教师评价和教师职称评聘的功利主义评价观,导致“唯论文”现象严重。大学学术风气浮躁,教师职业精神懈怠,科研急功近利盛行等都与“唯论文”有关。

  • 有了“惩戒权”,教师怎么用

     学生犯错后,教师可不可以惩戒?如何惩戒?惩戒的边界在哪里?近日,两个地方法规的出台让这些问题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名人坊

  • 樊锦诗:敦煌的召唤 一生的归宿

    “我躺下是敦煌,醒来还是敦煌。”这是挂在樊锦诗嘴边的一句话。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樊锦诗获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 邱冠周:让学问“流”出来

    邱冠周,1949年2月生,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人,是我国自主培养的第一位矿物加工工程博士,曾任中南大学副校长,现任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