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发展眼光看“35岁现象”(大家谈)
准备跳槽,却发现不少用人单位将招聘门槛设置为“年龄在35周岁以下”;本想再拼拼,无奈身体机能和学习能力不如从前……遭遇“35岁现象”,让不少打拼多年的白领倍感压力。
-
“不能让创新越创越没动力”
“少春扳手”“商氏三定法”“张氏测试放空阀门两用法”……在大庆油田的基层单位走上一走,耳边常能听到这类称谓。
上周,英国《自然》杂志发布2019年全球十大科学人物,北大教授邓宏魁是唯一登榜的中国学者。
邓宏魁和团队对人类干细胞进行基因编辑,使它们能抵御艾滋病病毒感染,随后移植到了一名罹患白血病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身上。部分经基因编辑的细胞在患者体内持续存在了近两年且未引起明显副作用。
很多人对邓宏魁这样的科学家和研究内容只是“不明觉厉”。科学研究面临的压力也确实难为外人道。特别是一些前沿领域研究,很难确定研究的方向对不对,也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和资金,甚至花了精力和资金能不能做出成果也不好说。
像邓宏魁这样能坐得住冷板凳的实验室潜伏者,撑起了我国科技大国的“脊梁”。他们是“大国重器”背后的人,是真正的“面壁者”。
据媒体报道,邓宏魁曾跟实验室同事讲,你们是想当一流的科学家还是想当别的,得想好了再来。当一流的科学家,就要全身心投入。
很多人面壁数十年,去世前也没等到投入心血的研究出成果。
那篇让邓宏魁登榜的研究成果,今年9月11日发表在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同为通讯作者的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陈虎教授,是全国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的领军人物,在这项研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但令人遗憾的是,陈虎教授于今年7月24日因病逝世,没能看到论文的发表。
1994年,陈虎从法国居里医学院学成归国,着力攻克放射病和白血病。2011年,陈虎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我国干细胞研究领域首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正是陈虎教授带领着团队日复一日地努力,默默无闻地付出,才换来了一批批患者的健康,以及我国医学事业的进步。陈虎逝世后,一个病友在贴吧留言:多少病友的天塌了。
提起“面壁者”,人们总能想起“深藏功与名”的老一代科学家。在特殊年代,他们或者工作在与世隔绝的戈壁、深山,或者潜伏在不知名的小山村,战天斗地,干着“惊天动地的事,做着隐姓埋名的人”。
本周,在上海市龙华殡仪馆,人们送别了半生主持研制“风云一号”卫星的孟执中院士。新华视点微博这样介绍这位老人:孟执中是我国卫星总体和卫星控制技术专家,也是我国极轨气象卫星的开拓者之一。1979年起他主持我国第一颗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研制,任总设计师。1988年、1990年风云一号A、B星发射成功,填补了我国气象卫星空白,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研制成功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
孟执中曾回忆起当年的研究条件:“我刚到的时候没有实验室,也没有一台仪器。我们就住在村子里,农民在这里养猪,人们说我们这群人都住在‘养猪新村’里。”
其实,除了那些隐姓埋名的科学功勋之外,那些参与了重大科学工程的“螺丝钉”也是“面壁者”。他们中的不少人至今仍鲜为世人所知。
记者曾采访的四个上海姑娘,就属于这类。20世纪60年代,这四个二十岁出头的姑娘在青海221厂参与制造原子弹,却一直被“蒙在鼓里”。姑娘们说,当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发布时,厂里有一个工作人员十分惊讶,“我们国家还能制造这么厉害的武器?在哪生产的啊?”
如今,能证明其中一些人参与了当时制造原子弹的,只剩下一张老照片,或者简历上一句隐晦的话。为了保密,四个姑娘的简历上对这一段工作经历的描述仅是“在西宁市500号信箱工作”。尽管这样,现在“老姑娘”还说:“好汉不提当年勇”。
如今,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一个接着一个离开,今年我们已经送别了30多位两院院士。“面壁者”的继承人能耐得住寂寞吗?
在一些重大工程现场出现的年轻身影告诉我们,江山代有“面壁者”出。(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张典标)
准备跳槽,却发现不少用人单位将招聘门槛设置为“年龄在35周岁以下”;本想再拼拼,无奈身体机能和学习能力不如从前……遭遇“35岁现象”,让不少打拼多年的白领倍感压力。
“少春扳手”“商氏三定法”“张氏测试放空阀门两用法”……在大庆油田的基层单位走上一走,耳边常能听到这类称谓。
切实解决教育系统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对于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严肃问责,才能扎扎实实将减负工作一抓到底、求得实效,让广大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科学命题,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
上周,英国《自然》杂志发布2019年全球十大科学人物,北大教授邓宏魁是唯一登榜的中国学者。
我唱的很多歌家喻户晓,上至百岁老人,下至三五岁幼童,几乎都能哼唱几句。其实这些歌,是几代中国人的心声,我只不过是把它们唱了出来,就成为大家的共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