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千万失能老人面临照护难 专家:行业规范待建立
18日,由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主办的“第五届社会养老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
-
用发展眼光看“35岁现象”(大家谈)
准备跳槽,却发现不少用人单位将招聘门槛设置为“年龄在35周岁以下”;本想再拼拼,无奈身体机能和学习能力不如从前……遭遇“35岁现象”,让不少打拼多年的白领倍感压力。
日前,在教育部刚刚公示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拟建单位名单中,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入选。
不仅如此,学校还荣获世界职教院校联盟卓越奖,两名教师成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众多荣誉的背后,是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强化‘卓越’气质,践行文化立校”结出的硕果。该校党委书记何子安说,卓越文化作为学校的核心文化,为学校发展提供了不竭源泉和强劲动力。
在今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张华帅和刘永祺获得了“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项目一等奖。回忆起获奖的不易,两位同学仍难掩激动:“每天集训9小时,重复性的动作,单调枯燥,中途我们也曾想过放弃,但一想到学校的卓越文化,还是坚持了下来。”每天做两套模拟题,每套费时5小时。每套题之后还要进行拆除、评分、总结。早上7点半到晚上10点,在长达一年的备赛中,天天如此。对他们而言,没有一种精神支撑,是不可能坚持到最后获得成功的。和他们一样,更多学生在5年的时间里,为学校获得9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
为了培育卓越这个魂,让卓越文化和精神内化成师生行为规范,学校围绕卓越开展了精神大讨论、组织开展“追求卓越,成就出彩人生”主题班会、主题辩论赛、演讲赛,让师生践行卓越行为规范,提升师生文化认同感。卓越论坛每月举办1场,早已成为学校的文化品牌。学校不定期举办大师大家报告会,一大批国家级荣誉获得者走上卓越论坛,用鲜活的卓越故事感化着每一位师生员工。
为了让卓越精神在全校弘扬,学校对卓越文化内涵进行了全面解读,每年还在优秀学子中评选出10名卓越之星,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学生。在卓越广场的主楼宇上、校园主干道上,在花园的石刻上,处处彰显着卓越标识,在全校营造出人人追求卓越的氛围。
在虾青素领域,周庆新团队是目前国内掌握最新技术的团队。“虾青素不溶于水、氧化降解和生物利用率低”,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学校专门组建了以周庆新博士为核心的技术攻关团队,建立了虾青素技术研究室,经过一年多的攻关,周庆新团队已经成功攻克了虾青素不溶于水、氧化降解和生物利用率低的技术难题。虾青素制剂粉末干爽,溶于冷水,两年贮藏期保留率超过80%,经动物试验其生物利用率较油剂提高2.5倍以上。此项技术使虾青素在食品及靶向医学领域的稳定应用成为现实。完美诠释了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卓越内涵。
今年,学校荣获山东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示范单位的同时,汽车制造与服务专业群成为示范性品牌专业,现代汽车学院作为学校较早开展校企合作的优秀案例,与韩国现代、德国五大车系国内经销商、一汽、上汽、吉利等进行战略合作或深度合作,为毕业生铺就了高品质、成熟稳定的就业渠道,每年输送大批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目前,学校已与479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引入上海迪士尼、中兴通讯等知名企业文化与匠心品牌,真正做到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的有机衔接,形成了一批含金量极高的校企协同文化育人品牌。
近日,学校获得了国际影响力贡献50强的荣誉称号,作为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先行者,学校已与24个国家和地区的104所高校、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为了让学校走向世界,学校成立中国—新西兰大学生创新创业营、中泰文化艺术节、中韩新能源汽车产学研论坛等国际性平台,400名专业骨干教师赴境外出访研修,1000名学生到海外交换培养,200余名海外师生来校访学。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2018年,学校荣获世界职业院校与技术大学联盟卓越奖的殊荣。
文化滋养心灵,文化涵育德行。山东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冯新广说,卓越文化育人模式是学校文化育人的一次模式探索和创新,是对增强师生文化自信的一次生动实践,为学校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和精神支撑。(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 通讯员 孙立伟)
18日,由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主办的“第五届社会养老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
准备跳槽,却发现不少用人单位将招聘门槛设置为“年龄在35周岁以下”;本想再拼拼,无奈身体机能和学习能力不如从前……遭遇“35岁现象”,让不少打拼多年的白领倍感压力。
今年10月,河南省郑州市学生足球运动员的盛事—— 2019—2020年郑州市“市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在郑州一中体育场拉开战幕。据相关报道,全市共有近300支队伍、5000余名运动员参与角逐,这些运动员并非来自体校或者俱乐部,而是由全市多个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在校学生组成。
说多了家长群的故事,钱报记者一直挺好奇老师群的日常话题:是聊学生的成绩?还是谈自己的教学?于是,昨天做了个小调查,没想到收到的老师群截图发现,很多都成了失物招领群。
采访李德威,让我难忘的是这一串数据——终年56岁;40年潜心地质学研究,发表论文100多篇;25年奔走在世界屋脊,用脚丈量冰原荒漠,行程8万多公里;临终前留下10个大字:“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
截至12月中旬,这一年,我们已相继送别32位两院院士——这也是2018年逝世的院士总数。此外,还有数位在所属领域居功至伟的科学家也于今年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