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职校风采

勇立潮头筑梦育人 根植行业笃行致远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工作纪实

陈熙 唐未平 文澜
2019-12-25 13:54:15

  2019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在广西建院开幕

  2019年参加全国高校BIM应用技能大赛颁奖现场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西建院”)是广西仅有的一所公办建设类高职院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学校秉承“厚德、励学、敦行”的校训,崇尚弘扬“鲁班工匠精神”,为国家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广西建院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在努力创建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同时,着力建成一批服务、支撑、推动建筑产业发展的高水平专业群,打造助力建筑企业“走出去”的行业人才培养培训新标杆。

  锐意进取

  努力打造高水平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

  广西建院坚持依托建设行业办学,厚植建筑类专业优势,强化人才培养新担当,形成了以全日制高职教育为主,成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岗位培训与技能鉴定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新格局,建立起全程化、全覆盖的“课堂教学—项目训练—岗位锻炼—企业实践”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拥有“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建筑技术专业性实训基地”等6个国家级别实训培训基地以及8个自治区级示范性实训基地、6个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1个民族文化传承职业教育基地。是国家教育部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国家教育部门首批百所“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教育部门、财政部门确定的“优质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2019年,学校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部门、财政部门审定为广西高水平高职院校立项单位(已公示),被国家教育部门、财政部门确定为首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单位。

  广西建院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群建设为重点,带动其他专业群及相关专业建设,努力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打造为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核心,由工程测量技术、建设工程监理、土木工程检测技术3个骨干专业组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优质专业、优势专业,拥有国家职业教育建筑技术专业性实训基地1个、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自治区首批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个、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3门。已建成“广西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发展研究基地”,引领广西区域的土建类高职专业向纵深处发展。

  聚焦师资

  推进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近年来,广西建院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培养新时代“四有”好老师;聚焦产业高端,引领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分级打造师德高尚、技艺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队伍。现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广西教学名师”3人、“自治区优秀教师”3人、自治区教学团队3个。

  2019年8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获批全国首批“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该创新团队骨干成员共23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85%,教授及教授级高工6名,博士3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占比70%,产业导师4名,均有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且均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整个团队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创新教学实践能力强。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多项;近3年,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荣获国家级别各类奖项24人次,自治区级各类奖项74人次;教师参加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等教学竞赛荣获全国二等奖1项,自治区一等奖5项、三等奖5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师生团队作品荣获第三届国际BIM大奖赛“最佳高校BIM技术-设计应用奖”。

  产教融合

  形成校企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依托广西建设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单位、广西建设职教集团牵头单位以及学校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等优势平台,加强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广西建工集团、柳州轨道集团等100多家国有、民营企业长期稳定合作,共建二级学校1个、实训室11个、创新创业基地18个、订单班11个、校内产教融合园区2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200多个。学校“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项目入选教育部门“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项目学校名单。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团队与广西建工集团、广西大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景典装配式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互联立方等知名建筑企业深入合作,建立了建筑工程检测生产性实训基地、BIM技术应用生产性实训基地和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发中心、工程测量技术研发中心、BIM技术应用研发中心、工程检测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丰富了校企合作办学资源,有力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了高水平专业群的内涵建设。

  积极探索

  推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广西建院作为国家首批“1+X”证书制度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试点院校,大胆探索,积极推进试点工作,将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内容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学历证书课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合互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以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基于工作过程对课程进行模块化分解,以实际工程BIM模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一个BIM实际工程为载体,贯穿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借助BIM技术实现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改革,在既有课程中植入BIM模块。针对不同层次的生源入口,进行专业课程和BIM课程的模块化组装,搭建了分层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学校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设立“1+X”证书中心,开发证书课程,建设相应的师资团队,面向社会开展证书培训、帮助学生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过程中加大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力度,校企共同开发活页式、模块化教学资源,满足教学、培训以及认证考试需求。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实现“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的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努力探索“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校企深度融合BIM技术人才培养的新路径。目前,学校已组织了两批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等级证书的考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

  厚植优势

  强化为产业及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广西建院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锐意改革创新,已发展成为广西主要的建设类专门人才培养基地。学校继续教育中心拥有5个自治区级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和5大培训机构(资质),近5年累计为社会培训各类学员13.3万人。在贫困地区开展职业教育扶智扶贫、开展“科技规划下乡”,面向农民工开设“打工课堂”,提供建筑实用技能培训服务,培养了大批扎根广西边疆多民族地区的技术技能人才,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需面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契合产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广西建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坚持产学研深度融通发展,积极联合企业开展工法研究和技术攻关,近5年来获批自治区级施工工法4项、自治区级以上建筑工程QC成果8项。利用校属企业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的优势资源和科研力量,建设集教学、科研、培训、认证、服务为一体的BIM技术研发应用中心、建筑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基于云架构下的产学研BIM服务平台,在装配式建筑、BIM技术、VR实训资源开发、建筑节能等方面积极为建筑产业高端化发展服务,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凭借毗邻东南亚的地缘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制定亚热带地区建筑技术标准,为广西建工集团等建筑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建设项目提供设计施工造价管理、BIM技术、装配式建筑技术、建筑标准推广、人才培养和员工培训等全方位服务。目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教师充分发挥技术技能优势,立足广西、面向东盟,创建建筑“鲁班工坊”,开展技术培训与技术服务,助力广西深入落实推进“一带一路”规划实施。

  下一步,广西建院将以“双高”建设为契机,以深化校企合作为抓手,围绕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发挥专业建设集群效应,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打造广西建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成为服务广西及东盟区域建筑业信息化、工业化、绿色化高端发展,全国领先、国际有影响的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东盟国家提供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教育的模式与标准,助推中国建筑业走向世界。

  (陈 熙 唐未平 文 澜)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张敏

图说教育

  • 一二年级小“豆包”乐考中识城

  • 留守儿童的第一堂摄影课

  • 全域推动劳动教育的“成都行动”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 @河北人 技能培训去哪儿领补贴?看这里

    日前,河北省确定了2160家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定点培训机构,对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残疾人等多种类型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就业创业等项目培训。

  • 科学传播业首设职称 给科普人更多获得感

     岁尾时节,北京市为科学传播工作者送上一份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据报道,12月24日,北京市75人获评全国首批科学传播专业高级职称。这意味着,作为专业技术门类,科学传播首次在学术上获得了认可。

教育论坛

  • 职业院校要抓住家政服务这个风口

    提起家政服务,人们往往联想到“保姆”“保洁”“月嫂”等从业人员。

  • 关心教师成就教育未来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广大教师才能更有获得感、成就感,进而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名人坊

  • 费振刚:守卫传统学术正道

    他参与编写的新中国第一部《中国文学史》,成为几十年中全国高校中文系最流行的教材。

  • 明东:“脑语密码”破译者

    “如果把大脑信号的密码比作密码本,那将是一本厚厚的字典,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仅仅是这本字典第一页的前几行字,未来可以通过人机融合达到人体效能增强,机器可以成为我们身体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