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体育

世界杯·花絮

一路同行,我的世界杯记忆

2018-07-06 10:27:35 新华日报

  “追风少年”欧文(左)。 Osports全体育供图

  大家说球

提起世界杯,第一个出现在你脑海中会是什么样的镜头?

  是马拉多纳的“连过五人”,还是巴乔“忧伤的背影”;是“追风少年”欧文,还是“外星人”罗纳尔多;是贝克汉姆的“圆月弯刀”,还是齐达内的“惊世一顶”?

  世界杯对很多人来说,既是难忘的体育记忆,更是岁月的痕迹。一个个经典瞬间被定格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今天, 本报推出“我的世界杯记忆”专题策划,邀请60后、70后、80后、90后四个年龄段的球迷,请他们谈谈自己印象中的世界杯,复原记忆碎片,回首我们共同经历的成长。

  60年代

  “超世纪”作家足球队

  “搞一支作家足球队吧。”王干老师说这话的时候,是1998年4月,而法国世界杯即将在6月10日举行。消息传开,江苏作家欢呼雀跃,对王干的笑都有点献媚,唯恐他只说不搞。王干会说,但主要是干。他找到一家体育公司赞助,让“阿迪达斯”把我们武装到牙齿。

  江苏作家足球队搞起来了,冠名“超世纪”。王干领队,我守门员兼教练。队员有赵本夫、储福金、周桐淦、叶兆言、苏童等。发服装那天,一个个乐不可支,一种一种掏出来,担心袜子是不是少了,衣服是不是小了,鞋子是不是一顺的。成正和老师拿着护腿板,以为是鞋拔子,问怎么是两个,是不是哪个没拿到。

  第一次训练是在人民中学足球场。两点集合,没有一个迟到,最早的十二点多就到了,人模人样地斜背皮包,像出差一样。本夫老师目瞪口呆:“作协主席团会,也没有这么整齐过。”

  然后换服装。一个个假装老练,手忙脚乱。我看到大家光着直接穿运动裤,急忙提醒:“要穿内裤。”大家的动作凝固了。“呵呵,穿内裤。”兆言老师不置可否地嘲笑着。大家跟着哄笑,拉上裤子,冲上球场,奔着球去。有的狠踢一脚,脚尖戳到地上,球纹丝不动。有的一脚踢空,一屁股坐在球上。有的抡起一脚,鞋子比球飞得更远。两三个回合,大家弯腰撑膝,大幅度喘气,嘴角像螃蟹吐着泡沫。

  王干趁机把大家拢在一起,像主要负责人那样说话。他意思是,搞起来了,定期搞,最近要和江苏新闻记者队搞比赛。我看着眼前的阵容,心里拔凉。高高低低、胖胖瘦瘦、老老少少,前景恐怕不妙。

  江苏文学界“最重要”的一场足球赛,在1998年世界杯开球前三天举行,江苏作家明星队对江苏记者明星队。因为作家队凑不到11人,凑7人也困难,只好5人制,比赛时间挪到晚上,比赛地点挪到南师大篮球馆。比赛的级别很高,副省长开球,排球名将孙晋芳、著名女作家黄蓓佳领衔拉拉队,江苏有线电视台全程录播。

  我知道记者队的厉害,而作家嘴比手厉害、手比脚厉害,事先恳请昔日队友脚下留情,结果还是被非常克制地打成1:7。我们的1,是比赛前做游戏,叶兆言背对球门、用脚后跟获得的。比赛结束,省有线电视台记者采访我。空前疲惫的我,气若游丝地说:“今晚,全江苏就数我最忙,最累,最惨。”

  世界杯开赛,《扬子晚报》搞“世界杯特刊”,约各界名人写文章。以“韶韶”闻名的吴晓平老师,写文章说“都1:7了,还搞什么球”。士可杀不可“搞”,赵本夫急了,打电话给我,由我出面:“连足球场上几名队员都不清楚的吴晓平,也写球评了,不能不说是时代的进步。”

  世界杯结束后,赵本夫等退役,转战各种球评,字里行间像真的一样。球队补充了朱文、朱朱、刘立杆、楚尘等年轻诗人和作家,还有油画家毛焰。美术评论家李小山不甘寂寞,无奈不会踢球,领队又被王干干着,就自命“球队艺术指导”。再后来,王干“转会”北京,这支球队就不搞了,但在每届世界杯来临的时候,都会被激越地想起。

  60后球迷 祁 智

  70年代

  四年一轮回的绿茵情

  作为一个球迷,我的球龄始于1979年,出差归来的父亲在已经熟睡的我脚边放了一个3号足球,从此足球就再也没有离开我的视野。世界杯的记忆始于1986年,32年倏忽而过,从花季少年到转眼奔五,世界杯在我的生命中留下太多的记忆。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我正在准备中考,每天早上看5分钟转播就匆匆忙忙出门去上早自习,印象很深的是电视慢镜头切换的纵深感,终身偶像马拉多纳横空出世,内格雷特的金左脚、巴法大战的精彩绝伦……

  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恰逢高考。惊艳的开幕式,同样惊艳的巴乔,当然还有马拉多纳五秒钟的才华,高考第三天偷偷摸摸爬起来看了一场沉闷之极的世界杯决赛,好在年轻体力过人不影响白天的发挥。

  1994年美国世界杯。我大学毕业,看了个够。开始作为实习体育编辑报道世界杯——每天打越洋电话约稿、采访……这一届印象最深刻是埃斯科巴的乌龙、罗马里奥的弹射、巴乔的忧伤,以及满校园看完球沉沉睡去的男男女女。

  1998年法国世界杯,正式调进纸媒体育部,每天为世界杯特刊殚精竭虑,哪怕疲惫至极也不会耽误每天的综述和评论,印象最深的是博格坎普、萨内蒂和欧文的世界波,还有梦游一般的罗纳尔多。

  2002年日韩世界杯。开始负责世界杯报道,因为有中国队的参加,一切变得不同,加上那是纸媒的黄金时代、体育报道的黄金时代,各种策划、创意源源不断。时常出现在身边看球的还多了一个小女儿。

  2006年德国世界杯。一切驾轻就熟,热爱依旧,投入依旧。印象最深的是卡纳瓦罗在漫天礼花中举起世界杯,齐达内的头槌,还有就是阿根廷传进塞黑球门的进球、对了,还有黄健翔的怒吼。

  2010年南非世界杯。顶着初现的中年危机努力搞好世界杯报道。没有经典,没有激动,所有比赛都比不上曼德拉的健康新闻的影响力。荷兰丑陋地杀进了决赛,好在没有以这种方式拿下冠军,否则米歇尔斯会被气活过来的。

  2014年巴西世界杯。年过不惑,再次上路。每天在策划、写稿、组版的同时,坚持采访一个年龄、性别、职业、经历大相径庭的球迷(包括傍晚睡眼惺忪地开车到南通,陪盲人国脚看,准确地说陪他们听了一场世界杯,中午再往南京开),30期专栏写到最后精疲力竭,努力写出不一样的足球人生、不一样的世界杯故事,尽力了。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毕业后,第一次可以没有工作压力看球,女儿高考也结束了,小伪球迷可以给C罗加加油。中国没出线、意大利也没去成,根本没有精力和心思认真研究。开幕式前夜,体育媒体圈内受人尊重的老大哥在家中心梗去世,让我再一次想到了自己曾经的体育记者身份,认认真真活着,认认真真看球,没有中国,没有意大利,给巴西加油吧,也给自己加油。

  70后球迷 孙 庆

  80年代

  韩日世界杯的近与远

  “让我们为中国男足首次进入世界杯鼓掌!……再次鼓掌!”2002年的大年初一,在广东清远足球训练基地,中国足协的官员在新春团拜会上带领台下来自甲A、甲B俱乐部U15梯队的小球员们向国家队表达新春祝福,掌声经久不息。

  彼时的我就是台下近千名小球员中的一员,周围坐着的都是全国同年龄段的佼佼者,在那个充满仪式感的场景中,莫名地让我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离国足、离世界杯如此之近。那祝福的掌声,也开启了这一年我与足球,与韩日世界杯最初的记忆。

  2002年可以说是中国足球走向世界的一次大考,对于我来说也是踢足球以来最大的一次考验——要代表南京参加第十五届省运会。我们的比赛要等到世界杯以后的10月份才开始,世界杯比赛期间,也是我们训练最累最苦的时候。甚至在中场休息时,还被教练要求去球场来个“12分钟跑”。不过当我们洗完热水澡,坐在空调房间里面和队友们一起看球,一起呐喊,一起吐槽,所有的疲倦早已抛在脑后,成为了那年最惬意的事情。

  首次闯入世界杯的国足,被国人寄予了极大期望。可惜的是中国队出师不利,小组赛颗粒无收。给之前信心满满“进一球”的中国足球一盆冷水。不过对于我们队来说,韩日世界杯的收获是一位队友以世界杯护旗手的身份出现在赛场,他在中国对阵巴西队比赛中与罗纳尔多、卡洛斯这些传奇球星一起出场,令我们激动与羡慕不已,也让我再一次感觉到自己与世界杯之近。

  当然,这届世界杯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足球与世界最高水平足球的巨大差距。随着世界杯的结束,国人对中国足球的热情也陷入谷底,足坛假球、黑哨以及反黑再次成为了球迷聊天的话题,2002年甚至也成为了中国足球的分水岭,之后的男足不仅与世界足球,甚至与亚洲足球渐行渐远。

  2002年省运会结束后,我也重返了课堂,不再进行高强度的足球训练,足球也渐渐从我的生活中远离。若干年后,我在中国足协的材料中看到中国足球的“远”,实际上从2000年以后就开始了:“职业足球各种问题的出现,媒体负面炒作加剧,环境恶化,加之各地方体育局弱化对足球项目的直接管理,原有的业余体校为主体的青少年培养体制坍塌,新的职业化体制下的青少年培养体系未能有效建立;俱乐部重视一线成绩,忽视后备梯队投入。”中国足球青少年注册人数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还有60多万,而到2010年时已经下降到不足7000人。足球学校由最多时的4000多所,下降到20多所。

  换句话说,2002年世界杯只是中国足球的“回光返照”,在浮华背后则是青少年远离足球的现实。多么希望能再次听到2002年大年初一,那群热爱足球,内心充满着希望的足球少年们的掌声,但愿这样的掌声能早点再次响起! 80后球迷 范杰逊

1 2 共2页

编辑:昕亚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战车”熄火 回炉重造

  • 优势栏目

    钢铁意志 “战车”重铸

  • 优势栏目

    全民健身嘉年华在昆明开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