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鼓励无偿献血的通知,一石激起千层浪。
国家卫健委等11部门最近联合印发通知称,“各地应探索将无偿献血纳入社会征信系统”。消息一出,有网友质疑“把无偿献血跟征信挂钩,这不就有偿了吗?”有人担忧“要是身体不好献不了,那不就在信用上吃亏了吗?”
在公众印象中,征信就是一种“黑名单”机制,个人信用留下黑点,意味着贷款、买房甚至出行,都可能受到影响。
对此,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近日回应,无偿献血需要弘扬和激励,不献血不会影响个人信用,更不会带来惩戒措施。
暂且放下心来,但网络仍议论纷纭。
征信概念起于金融领域,多指中国人民银行建立的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其初衷是建立个人“信用档案”,为金融流通活动提供信用记录,因此也被称为个人的“经济身份证”,具有强制性、权威性,因为严格、规范,让社会信服、敬畏。
将鼓励自愿的献血装进征信系统,卫生部门可能正是希望增强其权威性,背后蕴含对当前献血积极性不高的某种力所不逮。一些人对于献血对身体造成的副作用还存在误解,不愿意、不主动献血,很多医院用血“处在一种紧巴的状态中”,甚至不时发生“血荒”。因此,有些地方对无偿献血者给予了包含征信奖励的激励。目前,山东、江西、浙江、江苏等地已经把无偿献血作为个人征信系统的加分项,无偿献血者在就医、金融活动以及文化活动中,能够享受优惠。
一部分网友也对无偿献血给征信加分投了赞成票,“鼓励献血是好事。个人征信有减分项,就有加分项,只减不增个人征信只会越来越少”。
献血,确实需要更多激励,但是否需要采取征信加分的方式?
一位网友的评论获得很多赞——鼓励献血是好事,放在征信系统,是一种错配。
一部分网友看来,无偿献血是一种个人道德行为,是一种善举,的确值得激励、奖励,但未必就关乎个人信用。一个献血的人同样可能赖账,一个不献血的人也可能和失信完全不搭边。征信记录的是公民个人在金融消费领域的诚信,而不是在某些方面有没有公益善心,或者遵不遵守道德。失信者当然应该受限受罚,但有网友担心,“那些肆意借贷不还、信用差的人,是不是献几回血,信用就可以提升并又可以去借钱了?”
其实,征信系统已经忙了很久。
不光无偿献血,诸如“闯红灯”“地铁饮食”“不遵守垃圾分类”等越来越多的日常生活行为,也在一些地方被建议纳入个人征信系统。征信系统被调侃为“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网友争论的实质是,征信系统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就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而言,那些与公民信用紧密相关的项目才能纳入其中。今年年初,央行负责人表示,尚未采集直接关乎信用的个人项目,譬如个人水费、电费缴费。可见是相当谨慎的。
而把打击“闯红灯”“地铁饮食”“不遵守垃圾分类”的责任推卸给征信系统,把纠正一切不诚信问题、市场违规问题,甚至打击违法犯罪问题的希望都寄托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上,期待“毕其功于一役”并不现实。反而,可能带来征信系统滥用之虞,导致个人信息记录紊乱。如果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征信“执法”尺度不统一,征信体系可能无法对真正的失信者带来足够威慑。
至于倡导无偿献血,网友也给出了建议,除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完善血站服务体系之外,还要加大激励力度,让无偿献血者其及家属在需要救护时,可以优先、优惠地使用输血服务,扩大实实在在的利好。
总而言之,征信系统的建立必须有个清晰的边界。金融消费领域的失信,用金融手段去治;社会道德层面的失信,用社会信用系统去纠正引导。征信制度要公正、公平,才能真正为社会诚信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