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评论

e网评

[工人日报e网评]来真的了,垃圾分类是场必打的持久战

2019-07-05 13:34:42  来源:中工网
 


文/龚先生

“你是什么垃圾?” 这两天,这句话不再是一句骂人的话,而成了上海人见面时的问候语。

7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个人或单位未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的,都将面临处罚。



全国人民都在旁观上海人如何围绕着垃圾分类叫苦不迭,一时间,垃圾分类成了段子富矿。

“相亲不看年薪不看房,看你会不会做垃圾分类。”

“上海人最近不谈房价、不炒股票,一门心思扑在了垃圾上。”

“每一个分不清蟹壳和螃蟹壳究竟是干垃圾还是湿垃圾的人,都恨不得一掌拍死自己。”

……


刷段子的北京人则收到消息:“北京市将通过立法约束垃圾分类, 罚款上限将不低于上海”,笑容瞬间凝固……

其他地方的人也笑不出来了。因为,住建部要求全国46个重点城市推进垃圾分类的实施。网民以上榜为荣,也以上榜为苦。


力所能及的开


垃圾分类理念似乎正以这种方式不断深入人心,而对垃圾分类之“艰难”的吐槽,则隐隐透出一种抵触麻烦的情绪——这么麻烦这么难,上海人都快被逼疯了,为什么必须对垃圾分类说“是”?

没办法,我们扔掉的垃圾并没消失,而且实在太多太多了。

按杭州一天的垃圾生产量计算,不到4年就可以填满西湖。住建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600多座大中城市中,三分之二陷入垃圾包围之中,四分之一城市已没有堆放垃圾的合适场所。而且,一地的垃圾场指标用完了,便会运到外地去,垃圾处理领域存在一条地域外运的“霸凌”食物链,因而大城市的垃圾不止和大城市相关,城市的垃圾不止和城市相关。

等待垃圾降解?可一个易拉罐,需要200年。一个塑料袋,需要450年。



垃圾最后的归宿无非是无害化和再利用。分类越细,就越能以低成本、高效益的方式分类解决垃圾处理问题。

以垃圾焚烧为例,分类能助力焚烧处理做得更好,可起到减量(减少垃圾处理量)、减排(减少污染排放量)、提质(改善燃烧工况)、提效(提高发电效率)等作用。

再详细点说,在产生二噁英的机制中,有一种必不可少的元素是——氯,这种元素大量存在于厨余垃圾里……

上海大妈们在监督垃圾分类时,盯得最紧的是厨余等湿垃圾分类。焚烧厨余垃圾需要大量使用助燃剂,垃圾分类可以分出有用物质,减少使用助燃剂,并帮助改善燃烧工况,减少二噁英的产生。

垃圾分类直接关系着垃圾处理。这场与垃圾的持久战,分类只是一个力所能及的开始。


每个人都得“拎得清”


“拎得清”是上海人评价一个人懂得审时度势的词,最近也火了,并被新解为“手里拎着垃圾能分清的上海人”。



上海的做法简单总结就是,让大家短时间内高度关注这些事情,分类意识得到空前提高,分类知识快速丰富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和舆论的氛围,然后在执法中调整摸索经验。

网络上、小区里,随处可见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发布的官方“考试大纲”,图解版、文字版、语音版,分分钟破解人类站在干湿垃圾叉路口的迷思。



同样是骨头,猪骨头属于干垃圾,鸡骨头属于湿垃圾;同样是水产,蛤蜊壳属于干垃圾,小龙虾属于湿垃圾……这些精细到让人崩溃的分类可以在上海市垃圾分类小程序中轻松查到。

在你“破袋”时仔细探测,有如学术研究一般,审度你有没有扔错了筒……每一个妄图不遵守垃圾分类的精细、守时、规则的人,都将在上海大妈面前逡巡不前。


良性互动


在这个时候,吐槽成了一面放大镜,管理者的处理协调机制和应变能力被舆论“紧盯”,一不留神就被网络群嘲

拿撤筒和“定时定点”来说,上海推出这招是想通过形式上的约束,培养垃圾分类习惯,想不到迅速在被白领们网络吐槽。于是,管理者提出不要一刀切,既要严格执行硬性约束,也要充分考虑居民需求,做到“一小区一方案”,一些小区白领居民占比较高,往往赶不上垃圾投放时间,于是就设立了延时投放点。

再如,提倡湿垃圾居民自行“破袋”投放的过程中,因担心居民弄脏手,不少街道在垃圾箱房配置了感应式洗手池。针对公众质疑的垃圾分类是否会前头精细分类,后面一“混”了之,当地也在积极落实规章惩处混装混运和混合处置……



垃圾分类是公民意识的培育过程,也是推动社区治理的过程。垃圾分类在我国原地踏步19年之久,重要原因就是民众参与度不高。上海垃圾分类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一个拥有24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垃圾分类能否成功,考验的是市民素质以及基层治理能力。上海把握的尺度是“政府与百姓良性互动,垃圾分类既要有规矩也要有温度。”这也是一座城市的文明提升之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这注定是个漫长的、充满不确定和阵痛的过程。

编辑:刘云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一周看点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