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未来5年乃至15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
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强调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从公共政策制定的角度来看,优质政策形成与规划编制并非易事,既要体现和贯彻正确的价值理念,又要立足于真实信息、科学知识,还要为社会方方面面所认可。经过60多年的探索,我们已经发展出一套规范清晰、流程完善、机制顺畅的方法体系,为科学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一,引领确定正确的政策价值取向。
政策价值虽然涉及公平、正义等抽象概念,但说到底是关于“为了谁”问题,最终要能够设定符合国家与人民根本利益、整体利益的一系列目标。
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在规划编制中,党中央通过确立指导思想、聚焦战略议题、规范工作流程等,牢牢掌握政策价值的选择权、主导权。其中,从“十一五”时期开始,“计划”改为“规划”,实现了从安排建设投资项目到确立经济社会发展远景目标、从规定工农业产量指标到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责任的跨越。
以“十三五”规划及其实际效果为例,相关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特别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等等。
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办好各项事业、补齐民生短板。这一指导理念是规划目标、战略、布局、重心、指标的“指南针”,是顶层设计的“基准线”。
第二,促进信息与知识的有效供给。
五年规划作为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体系,需要掌握的信息和知识种类众多、数量巨大。如何将信息和知识汇集起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实践中,我们党有意识地将调查研究运用于规划编制过程之中,有力地促进了信息和知识的有效供给。调查研究的具体方式包括,中央领导人围绕规划编制深入基层展开调研,文件起草小组中的专题调研组前往各个地方、各个部门调研,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密集调研,等等。
实践证明,这些调查研究能够更直接地倾听群众诉求、掌握基层实情、了解问题短板、发现创新做法。因此,在历次规划编制过程中,中央政治局常委都会带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今年4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前往陕西、山西、宁夏、吉林、安徽、湖南等地调查研究,谋划“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在北京等地主持召开企业家、基层代表等七场座谈会,向各行各业代表听取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建议……由此,群众智慧、基层经验、代表意见、专家建议等及时转化为科学决策的信息与知识。
此外,“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还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据不完全统计,通过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属官网、新闻客户端以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101.8万条。这一编制方法的创新,有利于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有利于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的结合。
第三,最大限度地凝聚政策共识。
当今世界,不少国家的重要规划、重大政策在制定过程中充满利益交换、讨价还价乃至强迫压服,相关会议往往成为“为反对而反对”甚至打斗的场所,不仅优质政策难产,而且加剧了政治极化、社会分裂。
我国的经济社会规划编制,以民主集中制为依托,有机融合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等,不仅能够集中各方智慧、产出优质政策,还能够凝心聚力,增强全社会的认同感与发展信心。
其中,在建议、研究、讨论、审查等环节,都鼓励和支持不同地区、机关、团体、党派、行业、岗位的代表发表看法、提出意见、交流协商,生动诠释了“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由此,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就能团结一心、顽强奋斗,就能再接再厉、一鼓作气,进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有力地推向前进。
(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