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企业

科技创新

海油工程:推动水下核心设备国产化

2020-10-19 14:03:00  来源:天津日报

  10月15日,中国海油旗下上市公司、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油工程”)特种设备分公司水下产品车间机器轰鸣,我国首座1500米深水自营油气田──陵水17-2气田开发项目最后一台中心管汇进入交付前的冲刺阶段。

  “这个项目让我们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又迈出一大步。水下中心管汇设备是陵水17-2项目水下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个月,首批设备已经从这个车间交付。它的问世,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国在深水中心管汇设备上的制造能力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海油工程特种设备分公司总经理王大勇告诉记者,与国际上单台水下中心管汇至少15个月的制造周期相比,陵水17-2项目水下中心管汇的制造周期只有11个月,而且是4台水下中心管汇同时开工、制造和测试,其工艺难度之高、质量要求之严和施工工期之短,在国内尚属首次,还打破了深水中心管汇制造的国际纪录。

  陵水17-2项目水下中心管汇项目经理仲继彬坦言,初涉该项目时,他觉得“难于上青天”,“整个工作量相当于过去9年的总和。”更让他上火的是,“还需要外国专家挂帅。”仲继彬摇摇头,“得由我们自己来主导!”通过优化工序,20天内,仲继彬带领团队完成了大管线总装,实现大提速;开发“自熔焊+填丝焊”新工艺,攻克了在1万多根小拇指粗细的不锈钢管线上“绣花”的难题……“现在,1500米水深以内的所有制造环节我们都能自己实施。”仲继彬的话说得铿锵有力。

  技术进步,受益的不只有深水作业。

  海油工程特种设备分公司水下产品集项目经理张念涛说:“现在渤海湾水下生产系统示范项目也启动了,借助新技术,包括航道区在内的开采受限区和边际油田,都将有全新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渤海油田受限开采的庞大地下储量,极有可能因此被撬动!”

  采访中,张念涛回忆,10年前,他们从最简单的水下产品研发做起,后来一点一点向中高端攀援,逐步完成了从简单的水下终端到复杂的水下中心管汇、从靶区20米水深到1500米水深、从全部依靠进口到“中国制造”“天津智造”,实现水下产品走出国门的跨越……

  至今,他依然对哈斯基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生产及开发副总裁Tracy在2019年说的话记忆犹新:“多年前,哈斯基投资荔湾3-1气田水下生产系统时,几乎看不到中国人的身影;如今在流花29-1气田项目上,水下核心设备的制造者几乎都是中国人。”

  海油工程董事长于毅表示,目前,他们已为水下油气生产系统国产化、产业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今年以来相继完成了水下中心管汇、跨接管等80多台水下生产设备设施的自主制造,未来还将持续提升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记者 王睿)

编辑:杨晶

企业图集

科技创新

行业纵览

安全生产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