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建八局天津公司推行“行为安全之星”评选活动,通过积分奖励的形式激励建筑工人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工地上的“摘星人”
2017年10月全面开展“行为安全之星”评选活动以来,中建八局天津公司在全球65个项目工地掀起“集卡热”,1.5万余名建筑工人通过纠正他人不安全行为、指出安全隐患等获得行为安全表彰卡,每月集卡最多者入选“行为安全之星”,获得表彰和奖励。
活动开展以来,越来越多的建筑工人争当“摘星人”,实现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在公司的统筹推动下,各项目部还因地制宜为评星活动加入“自选动作”,使其不断升级。同时,公司还以大数据等技术为基础,将评星活动纳入实名制管理系统,助推建筑工人的职业化进程。
“头一回得安全奖”
“在工地上干了八九年,原先遇到安全问题大多靠罚。这是我头一回得安全奖。”在周大福金融中心项目工地,来自丰盛机电的郭士超因多次纠正他人违章、提出安全建议,摘得4月份“行为安全之星”的第一名,获800元奖励。
“既有了安全保障,又学到一些安全知识,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食堂消费,何乐而不为?”郭士超在领奖现场就迫不及待地把好消息分享给亲友,“平时能被认可的机会不多,家人知道了不仅替我高兴,也放心多了。”与他一样,在该公司其他项目工地上,不少人也是首次获得安全奖励,他们还被喻为“摘星人”。
不过,能“摘星”的前提是手中有足够多的行为安全表彰卡,工人们可通过主动把自己的安全工作做好、指正他人违章行为、为项目献计献策、隐患排查并告知、参与应急工作等5种途径获得,有了积分卡就可以兑换奖品、内部就餐并参与月度评星活动,连续获评者还能被聘为项目兼职安全员或兼职安全讲师。
中建八局天津公司安全总监张新强告诉记者,评星活动由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会同党政部门、工会等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以安全观察为核心,对工人安全行为进行观察、交流、评判,对符合相关要求者发放积分卡,每月评选安全之星,在安全费预算中明确活动经费投入,“今年预计投入超过300万元,如此大的投入前所未有。”目前,已累计奖励6200人次。
为让活动落地生根,公司要求项目部和经理部每天在“安全微信群”中上传各自的发卡表彰情况,由专人每周统计公示,以此对其进行考核,并对督查中发现的未开展活动或敷衍了事的项目部进行处罚。
“温暖胜于严寒”
“‘南风’法则您知道吗?其实这项活动就是根据这一原理。”说到评星活动,张新强先给记者说起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
寓言里,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来了一个冷风凛冽,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温暖胜于严寒,”张新强接着说,“以往的安全管理主要是以罚代管,有时越罚可能人越逆反,评星活动其实就是用暖风帮工人心甘情愿地脱掉那件‘大衣’。”
中建八局的一项数据显示:不安全施工行为占所有安全事故原因的87%。随着整个行业施工现场规范化、标准化的推进,“物的不安全状态”已逐渐消减,如何减少和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成为建筑业安全管理的重点。另外,建筑业长期普遍实行总包——专业分包——班组——工人的生产模式,分工细了、层级多了,总包跟工人间的联系就更少了,一些工作的实效难免打折扣。
张新强说,“有了评星活动,通过加强对话、落实奖励、扩大表彰,总包单位理顺了管理人员与劳务工间的关系,分包安全员也成了总包的眼睛,并拉动项目各层级管理人员、各方联建单位共同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使全员管理逐渐落地。”
“身边获奖的人多了,一些人的观念就逐渐变了,开始思考‘为什么别人做得好,我做得不好’,然后就跟着参与了。”乔达来自天津众工,是中国普天天津创新产业园项目部的一名安全员,从1997年起负责工地安全文明施工,“原先的安全管理方式死气沉沉,现在这种方式让气氛活跃了,相当于包产到户。”
当然,“南风”的盛行并不意味着“北风”的式微。评星活动只是在加强正向激励导向,以往的安全处罚高压态势继续保持。只不过安全之星直接奖励给工人,而处罚主要是针对分包单位。在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项目工地的光荣榜上,近期的安全之星获得者的个人信息、主要事迹等一目了然,而旁边的曝光栏上,一些“安全奖罚通知单”也格外醒目,被罚单位、罚款依据、事实描述等信息一清二楚,奖罚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