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劳动模范

60年前“最美乡村女教师” 史瑞芬:曾被毛主席接见

2014-02-09 13:31:10 来源:扬子晚报

    50多年前,有一部中国版《乡村女教师》红遍全国。而比电影更红的是女主角的原型,溧阳的全国模范教师史瑞芬。1952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专门为史瑞芬拍摄了新闻纪录片在全国放映。随着这位乡村女教师的事迹登上《人民日报》和各地报纸,史瑞芬这个名字家喻户晓,成为全国教师学习的榜样。

    前不久,扬子晚报记者在溧阳市档案馆查看到史瑞芬的档案资料,一个仅仅在清水塘小学工作了4年的乡村女教师,不仅获得了毛主席的亲自接见,而且,她的故事还被拍成电影。在她离开清水塘60年后,乡亲们还对她念念不忘。她究竟是怎样的一位教师?

    史瑞芬

    1923年-1977年

    史瑞芬出生在溧阳戴埠镇的一个城镇贫民家庭,1950年1月参加溧阳冬学教师训练班学习。

    训练班结束后,县文教科安排她到余桥乡清水塘小学任教。

    1951年8月,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的光荣称号。

    1951年11月,史瑞芬等全国劳模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并和毛主席同桌共进晚餐。

    在清水塘的日子

    为了采访这位模范教师的事迹,记者跟随溧阳市档案馆的工作人员来到史瑞芬当年办学的清水塘村。经历了60年的风雨,当年设在祠堂里的小学校早已经搬迁,原来的校址成为了村子里的一片田野。然而,令记者意外的是,史瑞芬的学生,如今都已年近八旬的老人对史老师的课堂依然记忆犹新,提起当年的史老师,不少人眼泛泪光。

    第一堂课 学生太调皮 惹哭了史老师

    毕水金老人今年74岁了,他的家就住在当年的小学校隔壁。1950年4月1日傍晚,年仅10岁的他和小伙伴在家门口第一次见到了来学校报到的史瑞芬。“史老师把介绍信给村长看,村长高兴地告诉我们,穷孩子以后有学上了。我心里觉得,史老师跟以前村里看到穷孩子就骂的私塾先生很不一样。”

    聊起史瑞芬救济学生的事情,毕水金和一旁81岁的毕金锁老人,眼眶红红的,不时用袖角去擦即将流下的泪水。

    清水塘村在当地穷得出名,又正值春荒,乡亲们吃不饱肚子,哪有心思上学。史瑞芬给村民们动员了几天,仅有18个学生家长答应报名。尽管人数不多,但史瑞芬依旧满怀信心地告诉大家:“就算只有一个学生,我也要教下去。”

    毕水金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上课时的情形。“村里的孩子野惯了,到了教室到处乱跑,老师来了,还有人站在板凳上吵闹,老师就咳嗽,可是根本不管用,第一堂课,史老师发火了,大家才坐好。过了一会,又钻到桌子底下玩了,史老师气得出门就哭了。”

    这件事情,在1951《苏南日报》记者梅汝恺《我在清水村》的通讯中,也有史瑞芬关于第一堂课的描述。“第一堂课就失败了,我办学的信心也动摇了。产生了厌恶情绪。”

    应对春荒 史老师吃草 把粮食让给学生

    然而学生李息妹因为两天没吃饭,饿得晕倒在教室的事情让她改变了想法。“这些孩子能吃苦耐劳,眼下最饥饿的时候,他们还能坚持上学,他们自制力虽然差,但对知识很渴望。”想到了这些,史瑞芬下定决心,一定不能让孩子再次饿晕在教室里。

    春荒越来越严重,村里的孩子许多生了病,出现了辍学的学生。

    今年81岁的毕金锁,也是史老师的学生,他告诉记者:“史老师看到村里孩子挨饿,心里着急,跑到村民家,请他们把孩子白天交给自己照顾,不过她自己也吃不饱。后来,她只吃红花草,把粮食省给学生们。”

    此外,史瑞芬还带领孩子们到田里挖野菜,减轻家长负担。春荒的这个学期,史瑞芬告诉来蹲点的《苏南日报》记者梅汝恺,“前四个月我只吃掉大米4斗。”

    4月份上半个月她每天都只吃两顿稀饭,4月半到5月半这一个月,为了救济挨饿的孩子,她整整一个月未吃一粒米,全是吃的红花草、树皮和野草。

    由于连续饥饿,营养不良,史瑞芬的身体受到严重损害。5月中旬的一天上午,史瑞芬饿得晕倒在黑板下面,吓得孩子们大哭。幸亏村民及时赶来,帮她掐人中,灌粥汤给她喝,终于把她救醒过来。

    新学期 除了教孩子 还办夜校教农民

    挨过了春荒,暑假结束后,当史瑞芬再次走进学校,她惊奇地发现学校变了:先前歪歪斜斜的台凳,现在都已经修理得端端正正;学校旁边6分多地的园地也装好了篱笆。学校校委会还替她做好了招生工作,学生已增加到55人,只等自己回来开学上课。看着这一切,史瑞芬对可爱的村民们充满了感激。

    上了几天课,清水塘村长找到了史瑞芬,向这位热心的女教师提出了一个想法。在《我在清水村》一文中,史瑞芬讲述了自己为农民开办冬学夜校的点滴。“今年是丰收年,农民生产劲头也很足,只是大家不识字,懂的道理实在太少,村长跟我说,好多上级政策农民们听不懂。因此,让我来办个农民学习班,晚上闲下来,大家聚在一起,学学文化,读读报,讲讲形势。大家想学习,我就不能不教。”

1 2 共2页

编辑:郭晨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朋友圈中的职工话题⑨:完善大病保...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我的灯火生活|一技在身,靠手艺我也“三十而立”

    2018年开始,李大波成为途虎养车上海关山路工场店的店长。“目前我们有7个机修技师、2个美容技师,平均年龄24岁,工作时间三班倒。最近平均每天有28辆车入店,大的修理项目耗时四小时起步,尤其随着上海夜生活节的启动,干到凌晨两三点是常事。”李大波说。

  • 李建红:建议各方协同,补齐交通物流应急短板

    “经历疫情大考,社会各界普遍意识到供应链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近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要强盛,交通须先行,物流要保障。平常即如此,急时更突显。“此次疫情防控,交通物流保畅保供成为应急救援的生命线。”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